1. 診斷:2013 版指南強調將診室血壓作為篩查和診斷高血壓的主要依據(jù),;新指南建議需要重復測量診室血壓,或基于診室外血壓(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和/或家庭自測血壓)診斷高血壓,;
2. 啟動藥物治療的時機:上版指南不建議對正常高值血壓(130~139/85~89 mmHg)進行藥物干預,,新指南認為確診心血管病(特別是冠心病)的患者,,血壓處于正常高值時可考慮進行降壓藥物治療,;
3. 新指南認為,對于低中危的 1 級高血壓患者,,即使沒有高血壓相關性靶器官損害,,經(jīng)過生活方式干預后若血壓仍高,也推薦予以藥物治療,。這一建議比上版指南更積極,;
4. 對于血壓界于 140~159 mmHg 的 65~80 歲的一般健康狀況良好的老年人,新指南推薦予以藥物治療,;
5. 降壓目標值:上版指南推薦的降壓目標值是<140/90 mmHg,,新指南建議將<140/90 mmHg 作為所有高血壓患者的初步治療目標。若能耐受,,多數(shù)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0 mmHg,。大多數(shù)<65 歲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應控制在 120~129 mmHg 范圍內(nèi),;
6. 對于 65~80 歲的高血壓患者,,上版指南建議將 140~150 mmHg 作為其血壓控制目標。新版指南建議這一人群的血壓控制在 130~139 mmHg,;
7. 對于 80 歲以上的高齡患者,,上版指南建議其血壓控制目標為 140~150 mmHg,新版指南推薦只要患者耐受良好,,將 130~139 mmHg 作為其血壓控制目標,;
8. 上版指南建議將所有高血壓患者舒張壓控制在<90 mmHg,糖尿病患者控制在<85 mmHg,;新版指南認為無論其心血管危險水平如何,,均應將舒張壓控制在<80 mmHg;
9. 關于聯(lián)合用藥,,上版指南推薦對于血壓明顯升高或心血管高?;颊撸蓡觾煞N藥物聯(lián)合治療,;新指南建議,,除了衰弱的老年患者以及血壓<150 mmHg 的低危患者外,,其他患者均可直接啟動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且優(yōu)先推薦單片復方制劑;
10. 對于頑固性高血壓患者,,上版指南建議應用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阿米洛利,、多沙唑嗪治療;新指南推薦在原治療基礎上,,優(yōu)先選用螺內(nèi)酯,,不耐受螺內(nèi)酯者,可選用依普利酮,、阿米洛利,、大劑量噻嗪類利尿劑或袢利尿劑、或加用比索洛爾或多沙唑嗪,;
11. 關于器械治療:上版指南建議對于藥物治療無效者,,可考慮進行腎臟去交感神經(jīng)術或頸動脈竇刺激裝置治療;新指南認為這些療法證據(jù)不足,,除了臨床研究目的外,,不建議將器械治療作為高血壓的常規(guī)治療方法。?
高血壓的定義與分類如下表所示,。無論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還是其分類方法,,均與上版指南保持一致。去年美國高血壓指南下調高血壓診斷標準后,,人們很關心歐洲是否也會作相應改變,,但新版歐洲指南仍將 ≥ 140/90 mmHg 作為高血壓診斷標準。?
在高血壓患者心血管風險評估方面,,國內(nèi)爭議較大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診斷「H 型高血壓」的依據(jù))未被納入影響高血壓患者心血管風險水平的因素,甚至指南全文內(nèi)只字未提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在降壓藥物選擇方面,,與美國等國家指南不同,新版歐洲指南仍舊將?β-受體阻滯劑作為一線藥物,,即 ACEI,、ARB、利尿劑,、CCB 和 β-受體阻滯劑均可用于高血壓的初始與維持治療,。
如前所述,新指南更加重視聯(lián)合用藥在降壓治療中的作用,。新指南認為,,為改善血壓控制療效與速度,建議多數(shù)高血壓患者首選單片復方制劑治療,;其中首先推薦由 RAS 阻滯劑與 CCB 或利尿劑的組合方案,;
若兩藥組成的單片復方制劑不能滿意控制血壓,可選用由 RAS 阻滯劑,、CCB 與利尿劑組成的三藥單片復方制劑,;
血壓仍不能滿意控制者,,若無禁忌證,可加用螺內(nèi)酯,。新指南所推薦的無合并癥的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流程如下圖所示,。
在下調降壓治療目標值的同時,新指南還明確了血壓控制的低限,,即一般患者血壓不低于 120/70 mmHg,,慢性腎病患者與 65 歲以上的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不低于 130/70 mmHg。新指南關于降壓目標值的推薦如下表:
與上版指南相比,,新指南具有很好的延續(xù)性,,穩(wěn)中求新、穩(wěn)中求進,,這與美國從 2014 年 JNC8 指南到 2017 年新指南的大起大落形成鮮明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