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潤肌膚悅顏色—玉肌散
原料:白芷,、滑石、白附子各6g,,綠豆粉120g,。
制法:共研極細(xì)末,每次少量洗面,,或兌人人乳用之,,其效甚速。
功效:此散專治面部粗澀不潤,,黑暗無光,,雀斑污子。常洗能潤肌膚,,悅顏色,,光潔如玉,面如凝脂,。
說明:方出《太醫(yī)院秘藏膏丸散方劑》。白芷氣味芳香,,能滋潤肌膚,,使它變得白嫩,面色紅潤,,可用來做化妝品,,所以宮中常作為美容藥使用?,F(xiàn)代科學(xué)證實白芷含有芳香性揮發(fā)油,外用可使局部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huán),,從而促進(jìn)皮膚色素吸收并滋潤皮膚。
《本草綱目》載:“白附子主面上百病,,治面黑干黑曾瘢疵,。”藥理研究表明,,本品對皮膚有刺激作用,,能使表皮剝脫,從而剝蝕黑干黑曾瘢疵,。另外本品外用可使局部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huán),從而使色素得以吸收,。
二,、諸虛百損無不神效—八珍膏
原料:黨參60g,茯苓60g,,白術(shù)30g,,薏苡仁、芡實,、扁豆,、蓮子、山藥各90g,,白糖240g,。
制法:共研細(xì)末,同白米粉蒸糕,。每服不拘多少,,日進(jìn)二三次,白開水送下,。
功效:此方不寒不熱,,平和溫補,扶養(yǎng)脾胃,,男女小兒諸虛百損,,服此糕,無不神效,。
說明:此為食療補虛佳方,,乾隆皇帝自40歲起,便經(jīng)常服用此糕,。此后清代歷朝皇帝妃子,,包括慈禧太后,,亦競相服食。方中黨參大補元氣,,薏米,、扁豆健脾而利濕,諸藥配伍藥性平和,,對于脾胃虛弱,,心腎不足之證更為相宜。
三,、健脾益腎寧心安神—清宮茯苓糕
原料:茯苓,,蓮子,芡實,,山藥,,粳米,糯米,。
制法:茯苓等藥各等分共為細(xì)粉,,粳米、糯米另磨粉,。取藥粉3份,,粳米粉5份,糯米粉2粉,,用水和成糕,,放入籠內(nèi)蒸熟,做成小餅,。每日早,、晚各食1^2個。
功效:健脾益腎,,寧心安神,,延年益壽。
說明:此為清宮食療秘方,。茯苓,,《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說它“久服,,安魂養(yǎng)神,,不饑延年”,是古代醫(yī)家常用的益壽藥?,F(xiàn)代研究證明,,茯苓主含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組胺酸、麥角甾醇等,,具有鎮(zhèn)靜和降血糖作用,。
茯苓聚糖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并有較強的抗癌作用,。蓮子,《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說它“補中養(yǎng)神,,益氣力,除百疾,,久服,,輕身耐老,不饑延年”,。芡實,,《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說它主治“濕痹,,腰背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人耳目聰明,,久服輕身不饑,,耐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