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寶醫(yī)療網(wǎng)
穿著花格襯衫,、戴著黑框眼鏡的汪健健,,為自己打出了精彩的一桿臺球朝記者作了一個鬼臉,。
汪健健著裝時尚,、愛好臺球,,工作之余旁人看不出他是一名工作了5年的“護士先生”,每天負責護理5名精神病患者,。
兩個小時之前,,汪健健帶著記者“穿越”了兩道嚴實的鐵門,走進了他稍顯沉悶的工作地——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精神科男病房,。
時近中午,,40多名患者很“懶散”地在餐廳就餐,汪健健負責的一名黃姓患者卻躲在病房內(nèi)不肯出來,。
“醫(yī)生不是說好了,,讓我回家嗎,?”患者拖著汪健健的左手不停地嘮叨著。
汪健健掏出手機翻看日歷,,和聲細語地說:“看,,今天才5月10號,離你出院還有3天……”
這樣的對話重復了七,、八次,,但汪健健還是微笑著耐心解釋,并伸出雙臂給了對方一個安慰的擁抱,。
“我和患者是平等的交流,,并沒有另眼看待他們。”汪健健一臉輕松地說:“我的不耐煩,,會讓患者更加的不安,。”
“每次打開鐵門送患者出院,看到他們重新融入社會和家庭,,是我最開心的事,。”汪健健沉默許久后說,“這是我價值的體現(xiàn)和對我工作的肯定,。”
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yī)院,,做了11年護士的聶偉雙臂上有幾處明顯的傷疤。他說,,“這是被精神病患者咬的,。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04年冬天,雖然穿著棉衣右手還是被一患者咬得皮開肉裂,。”
如今已是醫(yī)院酒癮,、網(wǎng)癮治療中心護士長的聶偉說,被精神病患者襲擊是常有的事,。從最初的恐懼到現(xiàn)在的坦然,。他很理解,“患者不是故意要打我,。”
與他們的樂觀不同,,同樣是精神科男護士的楊偉波顯得有點迷茫,。“學歷不高,、外語水平有限,這個行業(yè)提升空間很有限,。”
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jié),。當社會把目光聚焦在白衣天使上時,作為為數(shù)不多的男性護士在迎接節(jié)日的同時更多的是感到無奈,。
中國南方省份湖南所在的衛(wèi)生部門最新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該省140600名護士中,,男護士僅有662人,所占比例僅為0.47%,。
“男護士‘縮水’也厲害,。”還沒有女朋友的汪健健說,與他同班的13名男護士已有7名改行,,今年剛考上研究生的他也準備轉(zhuǎn)學醫(yī)學,。
記者了解到,他們?nèi)司鶃碜赞r(nóng)村,,因種種原因而選擇了護理專業(yè),。亟待引起社會關(guān)注的是,工作壓力大,、找對象難,、容易遭受意外攻擊、經(jīng)濟壓力大等因素,,促使男護士紛紛跳槽轉(zhuǎn)行,。 記者 劉柱
來源: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