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寶醫(yī)療網(wǎng)
每天吃肉超15%易致癌?
臺大醫(yī)院院長指動物性食品會促使腫瘤發(fā)生
對此專家表示“吃素防癌,、吃肉易致癌”非絕對
近日,,臺灣臺大醫(yī)院院長林芳郁出書表示,,動物性食品會促使腫瘤發(fā)生,每日攝取15%~16%的動物蛋白,,就可能啟動癌癥,;喝牛奶會增加患癌幾率。然而,,不少專家表示,,所謂吃素防癌、吃肉容易致癌,,并不是絕對的,。喝牛奶增加患癌幾率,更是無稽之談,。
素食
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有利于抑制、減慢甚至停止某些敏感基因的作用,,從而減少患癌癥的幾率,。
——陳君石
說“植物性飲食可以減少腫瘤發(fā)生,甚至能改變壞基因的開啟或關閉”,,未免有些絕對,。
——張年
吃素:多吃就能趕跑壞基因?
林芳郁表示,,動物性食品會促進腫瘤發(fā)生,,植物性食品則可減少腫瘤發(fā)生。即便有明顯患癌基因體質,,只要改變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量,,就能決定壞基因的開啟或關閉。
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說,,盡管已經(jīng)有充分的證據(jù)證明“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對于預防慢性疾病是有好處的”,但到底吃百分之多少的植物性食物是好的,,這取決于每個人自己的選擇,。“我們并不提倡所有人都吃百分之百的植物性食物,,假如人們愿意根據(jù)自己的口味、自己的習慣,、自己的愛好來選擇的話,,這也無可非議。”
但是,,陳君石同時表示,,植物性飲食和吃素是兩回事。吃素對不同的人來說有不同的含義,。吃素的人可以分為純吃素的,,也就是說不吃任何動物性食物的;還有一種吃蛋吃奶的吃素人,;甚至有人吃魚,,也稱自己是吃素的。所以,,吃素的概念不好界定,但植物性飲食的界定就明晰多了,。
關于“改變動物性蛋白的攝取量可以改變壞基因的開啟和關閉”,,陳君石表示,所有的疾病,,不管哪種腫瘤,,冠心病、中風,、糖尿病,,都是基因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最終,,某種基因導致了疾病的發(fā)生,。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有利于抑制,、減慢甚至停止某些敏感基因的作用,,從而讓人減少患癌癥的幾率。
佛山市中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張年表示,,對于植物性飲食是否可以防癌,,目前學術界的意見并不統(tǒng)一。中國營養(yǎng)學會曾經(jīng)制定出一個膳食寶塔,。蔬菜和水果占據(jù)第二層,,每天應吃400~500克和100~200克;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層,每天應該吃125~200克(魚蝦類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類25~50克),。
從營養(yǎng)均衡的角度來看,,從來不吃肉食也不科學,容易出現(xiàn)貧血和營養(yǎng)不良,。所以,,說植物性飲食可以減少腫瘤發(fā)生,甚至能改變壞基因的開啟或關閉,,未免有些絕對,。
廣州市奶業(yè)協(xié)會理事長王丁棉,對“植物性食物更健康”的說法表示質疑,。他說,,不能籠統(tǒng)地說植物性食物更健康,因為植物性食物也可能會出事,,也可能會致癌,。關鍵是進食的植物性食物,量是否恰當,,質是否可靠,。
肉食
美國專業(yè)橄欖球運動員有很強的肌肉,因為老是吃動物性食物,,得癌癥,、心臟病的幾率比普通人高得多。
——坎貝爾
針對不同體質的人,,不能籠統(tǒng)地說“他該吃肉還是不該吃肉”,。
——張年
吃肉:致育齡增長 增乳癌風險?
林芳郁表示,,要少吃動物性食品,,因為動物性食品會增加患癌幾率。飲食中富含動物性食品,,會讓生育年齡延長9到10年,,而生育年齡增長就會提高乳癌風險 。“每日攝取15%~16%的動物蛋白,,就可能啟動癌癥,;降低動物蛋白質的攝取可大幅減少腫瘤啟動。”
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坎貝爾表示,,美國的專業(yè)橄欖球運動員有很強的肌肉,,因為他們老是吃動物性食物,。但他們要付出很大代價,得癌癥,、心臟病的幾率比普通人高得多,。美國的橄欖球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橄欖球運動員平均壽命只有53歲,。相對來講,,很多世界級水平的運動員,由于是吃植物性食物為主,,肌肉的張力很高,,而且也很健康。從現(xiàn)狀看,,不是以吃肉為主的人,,要活得長命一些。從植物性食物對健康的廣泛影響來看,,從醫(yī)學的角度來看,,現(xiàn)在可以用食物來控制疾病和促進健康,而不僅僅是依靠藥物,。
張年表示,,關于動物性飲食和生育年齡之間是否有因果關系,現(xiàn)在還沒有結論,。而動物性食品會讓生育年齡延長,之前也很少有這種結論,。“所以,,針對不同體質的人,不能籠統(tǒng)地說他該吃肉還是不該吃肉,。”
“每日攝取15%~16%的動物蛋白,,就可能啟動癌癥,這是無稽之談,。很多不抽煙的人,、不喝牛奶的人、不吃肉的人,,也可能患癌,。”王丁棉說:“動物性食品進食較多會讓生育年齡延長,更是從來都沒聽說,,沒有任何臨床依據(jù),。”
牛奶
牛奶能使孩子長得更快,但長得太快可能涉及性早熟,。
——坎貝爾
世界暫時沒有關于喝牛奶致癌的臨床案例,。
——王丁棉
酪蛋白能夠增加黃曲酶毒素的作用,。
——陳君石
喝奶:奶酪蛋白令癌細胞瘋長?
林芳郁表示,,經(jīng)常喝牛奶并不是一個好習慣,。奶酪蛋白(在牛奶中占87%)可以促進任何階段的癌細胞生長;而來自小麥和大豆等植物的蛋白,,就算攝取高單位,,也不會致癌——他這一觀點也顛覆了“牛奶有益身體健康”的觀念。
坎貝爾表示,,西方的科學文獻中,,牛奶存在問題,它可以升高膽固醇,,作用甚至比飽和脂肪酸還厲害,,它可以造成人體內的酸性環(huán)境,因此損傷人體,。蛋白質促進身體某些激素的分泌,,引起不同的疾病,這都有研究證據(jù)證明,。但必須要注意的是,,所有的這些證據(jù),都是基于西方科學文獻研究的,,中國人進食牛奶的量很小,,所以不能要中國人不喝牛奶。
長期以來,,大家說牛奶有兩個好處,,一是牛奶能夠促進孩子的成長,使孩子長得更快,、長得更高大,。第二,牛奶可以提供大量的鈣。但實際上,長得太快可能涉及性早熟,。性激素水平高和乳腺癌,、子宮癌是有關系的。
陳君石表示,之前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老鼠吃奶酪蛋白,長的肝癌比吃植物性蛋白的老鼠多得多,。但不能簡單地說牛奶促發(fā)了癌癥。奶酪蛋白能夠增加黃曲酶毒素的作用,,促進了癌癥的發(fā)生,,“要說促發(fā)癌癥,,那是不對的。”
但要說為了提高中國人體質,,讓中國人和美國人喝一樣多的牛奶,,這不提倡。陳君石認為,,要堅持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并不是說要把牛奶一竿子打死。“牛奶假如占3%~5%,,那沒有什么不可以,,但西方給我們的啟示是很重要的。”
張年表示,,反對“牛奶增加患癌幾率”的說法,。他認為,不同體質的人,,對牛奶的吸收能力不同,;并且,牛奶是否致癌,,跟每天攝入牛奶的量也有很大關系,。還沒有任何結論可以證明喝牛奶會致癌?! ⊥醵∶薇硎?,關于牛奶致癌的說法早就不新鮮了。但導致患癌的因素是非常多的,,環(huán)境污染,、食品污染、人體抵抗力等,,都有可能是致癌因素。從世界范圍來看,,也沒有關于喝牛奶致癌的臨床案例,,很多從來不喝牛奶的人也患癌,所以,,沒有任何理由把喝牛奶和患癌掛起鉤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