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寶醫(yī)療網
南都訊 記者張昊 通訊員 黃云伍 “外界冠以‘癌癥村’稱謂讓村民反感。”昨日,,對于最近有媒體報道翁源縣新江鎮(zhèn)上壩村癌癥死亡村民增多的報道,,韶關市官方做出回應,。
投資1500萬元解決用水問題
韶關市政府工作組表示,大寶山區(qū)域環(huán)境污染雖成因復雜,,但客觀存在,,地方和企業(yè)要以媒體關注為動力,共同承擔社會責任,,主動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和該區(qū)域污染防治問題,。
據悉,為解決上壩村民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及相關企業(yè)單位多方籌集資金1500多萬元,,早于2006年就建成了上壩水庫,,2007年11月,省發(fā)改委還和西門子公司簽訂協議,,由西門子公司投資200萬元,,改造上壩村飲水工程的過濾池,安裝了“水娃”凈水設備,。該項目于2009年2月19日正式在上壩村落成并移交使用,。經市縣相關部門多次監(jiān)測,上壩村民生活用水水質符合國家有關飲用水質量標準,。
對于有媒體描述的上壩村水廠凈水設備成為擺設一事,,負責水廠日常管理工作的村治保主任何壽民表示,,“水娃”確實發(fā)生過故障,停了一段時間,,但西門子公司派技術人員進行了多次維修,,3月底就恢復了正常供水。
死亡率沒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
對于媒體報道上壩村很多村民患癌癥死去,。韶關市官方表示:上世紀80年代初期,,由于大寶山礦及其周邊非法民采,、民選的廢水,、廢渣排放等原因,對下游環(huán)境造成污染,,上壩村確有因患癌癥致死的案例,。但是通過多年來的一系列綜合整治工程,這種狀況已經得以扭轉,。官方稱,,外界將上壩村稱為“癌癥村”的說法,給村民的生活帶來了困擾,;另外還有村民反映村里也有長壽老人,,去年去世的朱婆婆就享年102歲。
今年2月27日廣東省衛(wèi)生廳組織專家組對上壩村及周邊村開展流行病學和死亡調查結果來看,,死亡率一項與翁源全縣比較也無統計學上的顯著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