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寶終于回來了!聽說他有新禮物要送給大家,。好期待呀,!愛“耍寶”的他這次又有什么新鮮花招呢?
聰明寶(畫個帶著個黑色佐羅面具的):嗨,,大家好,!一個月不見,我這個新形象是不是很帥,?哈哈,,寶媽說,這個佐羅面具還是我3歲的時候,,她親手用卡紙做的,。說到紙,嘿嘿,,這次帶給大家的禮物,,就是我從小玩到大的好伙伴——紙娃娃!
寶媽:紙可用來折,、卷,、貼,、畫、撕,、扯,、拉、揉,;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被折成立體的;可以是白色的,,也可以被畫成五顏六色,;可以毛糙,也可以光滑,??傊?,可以變化出無數(shù)的形態(tài),,讓寶寶獲得樂趣。
紙娃娃分身(撕紙)
聰明寶:
說來慚愧,,小時候我毀掉的紙還不少,。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撕紙,那么大一張報紙,,我小胳膊一揮,,嘩啦嘩啦就能撕成一條一條。好有成就感??!寶媽專門給了我一個大籃子,里面放的都是我的“成果”,。
寶媽語錄:
聰明寶6個月開始,,我就手把手教他玩撕紙。一方面可以鍛煉孩子的手部小肌肉,,另外還可以豐富孩子的聽覺,。有的朋友擔(dān)心,教會孩子撕紙,,家里的書報雜志就遭殃,。其實,孩子1歲前,,活動范圍還很小,。大人只要把要緊的紙類制品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就可以了。而同時,,可以教孩子閱讀,,讓他分清有些紙是不能撕的,。
聰明寶1歲前,每次撕紙我都陪在他身邊,,怕他把紙塞進(jìn)嘴里,。后來索性就用餐巾紙,因為衛(wèi)生,。再后來發(fā)展到各種紙張,,包括電腦紙、舊畫報,、舊報紙,、甚至廣告紙、衛(wèi)生紙,。等到他2歲時,,撕出的紙條已經(jīng)越來越細(xì)了。我跟寶爸就開始教他撕出形狀和花樣,。到了大班,聰明寶已經(jīng)可以用撕出的紙拼出畫來,!做父母的看了當(dāng)然自豪啦,!
聰明錦囊:手指“裁紙刀”
把紙對折,用指甲壓平折痕,,然后一手拿一邊,,把紙用力拉開。紙一定要繃得緊緊的,。另一人用指尖戳一下折痕(不一定要很使勁),。然后,紙就沿著折痕被手指裁開了,。而且裁邊非常光滑,。記住,對付越大的紙越有效,。大到房門那么大都沒關(guān)系,。
把手指裁紙當(dāng)成魔術(shù)表演給寶寶看,寶寶會很驚喜,。也可以讓寶寶試試,,成功的體驗可以讓他更喜歡玩紙游戲。
貼貼樂
聰明寶:
很奇怪,,常常都是寶爸主動跟我玩這個游戲,。寶爸在紙上畫個自己臉的輪廓。然后在別的紙上畫出來眼睛,、鼻子,、嘴巴,,把他們剪下來。接著游戲就開始了,!我會閉上眼睛(偷看會被寶爸發(fā)現(xiàn)),,拿起“眼睛”往紙上一貼,再貼“鼻子”,、“嘴巴”,。開始時,我老是貼不好,,不是眼睛長在嘴巴上,,就是鼻子豎在頭頂。每次,,寶爸總是把我貼的“怪樣子”給寶媽看,。寶媽看了總會笑。
寶媽語錄:
每次跟孩子他爸生氣,,他都會跟寶寶玩這個游戲來逗我,。說真的,等到他拿了寶寶的“作品”來逗我時,,氣也消的差不多了,。聰明寶玩了這么久,目測和估算能力都進(jìn)步許多,。他還把這個游戲帶到幼兒園里,,教小朋友玩。
拼圖游戲
聰明寶:
我悄悄告訴你,,雖然寶媽不是美女,,可是寶媽喜歡買“美女”雜志看。她還把里面的“大頭美女”照剪下來,,剪成一塊一塊的,,再和我一起拼起來。
寶媽語錄:
玩拼圖,,第一練眼力,,要看顏色、線條的匹配,,第二練手指的靈巧度,,手笨自然吃力。外面賣的拼圖,,大的只能玩一次,,玩起來太占地方;小的又禁不起多玩,。后來想到DIY,。時尚雜志大都紙張考究,、印刷精美。里面的廣告頁用來玩拼圖,,再適合不過,。一開始,我只剪成3,、4塊讓聰明寶拼,,后來再逐漸增加塊數(shù)。
七巧板
聰明寶:
我的第一副七巧板還是寶媽自己做的,。一開始,,我只是好奇,一堆小紙片居然可以擺出狐貍,、小鴨還有好多東西,。后來,我學(xué)會數(shù)數(shù)了,,數(shù)出七巧板一共是七塊,。再后來,看寶媽擺的次數(shù)多了,,我還會自己擺,。
寶媽語錄:
其實,那天是自己無聊想弄副七巧板出來玩玩,。沒想到,,聰明寶很感興趣,。(可能老是和他玩拼圖游戲,,他也有了分解、組合圖形的興趣點(diǎn),。)七巧板到底是中國古代智慧的結(jié)晶,,久盛不衰。玩七巧板,,可鍛煉手眼協(xié)調(diào),、空間想象力,培養(yǎng)空間感和空間抽象能力,。我希望,,玩七巧板起勁的聰明寶,以后學(xué)起立體幾何來也可以不讓人操心,。
聰明錦囊:巧制七巧板
只要一張紙,、一把剪刀(如果你手工可以的話,剪刀都不需要),,就可以做出一副標(biāo)準(zhǔn)七巧板,。剛開始給寶寶玩,,盡量用單色的。
制作方法:裁出一張正方形的紙,,然后按照如圖所示的實線處剪下即可,。(麻煩美編畫一下示意圖)
假面晚會
聰明寶:
上次,我要把家里的面具帶到幼兒園,。寶媽說,,我長大了應(yīng)該自己學(xué)做面具了。做就做,,其實不就是拿張紙,,比著臉上長洞的位置在紙上戳4個洞,然后撕條紙帶,,兩頭用釘書機(jī)定在耳朵的位置,。當(dāng)然我承認(rèn),我做的第一個面具可夠丑的,,雖然他們都夸我,,不過我心里明白,他們那是在“鼓勵”,。
寶媽語錄:
沒想到,,聰明寶小小年紀(jì)就能意識到別人表揚(yáng)里的“鼓勵”成分,說明內(nèi)省智能發(fā)展的不錯,。寶爸說,,幸虧平時跟小家伙講話都是有一說一,對的地方夸,,不對的地方說出來,。這種“客觀式表揚(yáng)”
看來還蠻有用。聰明寶,,上中班的時候,,會自己在面具上畫頭發(fā)、胡子,,還幫寶爸的面具畫過香煙,。我和寶爸從來不會對孩子說,畫畫去,。但,,聰明寶在游戲中畫了不少有趣的畫。因為沒有心理壓力,,這些作品反而更有靈氣,。
紙板乒乓球
聰明寶:
以前,寶媽、寶爸打乒乓球都不帶我?,F(xiàn)在寶爸給我做了副紙板,,我也可以打乒乓球了。
寶媽語錄:聰明寶很小的時候,,就對各種球類運(yùn)動很感興趣,。但成人的體育用品并不適合孩子。于是寶爸就自己用紙板做乒乓板,。紙板的彈力要比正式的乒乓板小得多,。孩子開始打的時候,不大容易受傷,。過段時間就可以讓聰明寶用正式的乒乓板了,。至于網(wǎng)球,寶爸說,,還要過段時間再教他,。畢竟家里沒有全職教練和陪練,太早教小孩子打網(wǎng)球,,小孩子自己玩起來容易受傷,。
聰明錦囊:DIY也是游戲
有的父母討厭DIY,覺得買玩具給寶寶就可以了,,干嘛費(fèi)時費(fèi)力自己做呢,?其實,DIY的精髓不在于經(jīng)濟(jì),,而在于創(chuàng)作的樂趣,。在制作某個東西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的期待感和制作完成后獲得的滿足感,。和孩子一起DIY,,倒的確可以培養(yǎng)孩子經(jīng)濟(jì)的頭腦,讓他親身體會到“物盡其用”的道理,。就算是個空可樂瓶,、易拉罐,、方便筷,,甚至路邊的小石頭,都可以變身成那么可愛的玩具,。經(jīng)常參與DIY的寶寶,,會更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