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過度教導,,過分地剝奪寶貝自主判斷的機會,或者以開發(fā)智力的名義利用各種學習活動填滿孩子的日常生活,,孩子就會失去很多自我探索的機會,。那么,父母與孩子相處嬉戲的度應該如何掌握呢?
解析:
不同階段獨處的特點
0-1歲
當嬰兒身心舒服時,,他常常會伊伊呀呀地說著“話”,,玩弄著自己的小手、小腳丫,,不時翻動一下身子,,開開心心而又不受打擾地獨自玩耍。雖然我們無法確切地了解他究竟在想些什么,,但很明顯,,他在享受這段獨自玩耍的時光。
學會爬,、學會走之后,,寶貝的興趣開始擴展到自身以外的空間與物品,他用小手夠著他看到或觸及到的物品,,將它們抓起來塞進嘴里,,有滋有味地品嘗著這些意外獲得的“食物”。如果他玩夠了某個物品,,他的視線就會轉(zhuǎn)移,,他的小手就會伸向另外一個更能吸引他注意力的目標,繼續(xù)他獨自玩耍的活動,。通過這種玩耍,,他開始“獨立思考”,并在探索與思考的過程中逐漸明白自己與周圍世界的關系,。只有當他獨自一個人玩膩了,,他才會通過哭鬧來吸引父母的注意。
1-3歲
1歲以后,,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快速發(fā)展,,他獨自玩耍時不再僅僅通過抓握、咀嚼來探究外部世界,,更多的時候,,他會自言自語,與他周圍的玩具或者其他器具“交流”,。他的獨自玩??雌饋韼в懈嘞硎艿某煞?。盡管有時候在父母聽來,他的自言自語根本就不知所云,。對于已經(jīng)會行走的寶貝來說,,周圍環(huán)境實在有太多吸引他們注意力的事物,于是,,他們可能不知深淺地到處閑逛,,去發(fā)現(xiàn)、挖掘那些令他十分感興趣的事物,。
3歲以上
前3年的探索經(jīng)驗讓孩子掌握了更多獨自玩耍的技巧,,于是,很多時候,,他會更加醉心于獨自主宰自己游戲內(nèi)容的活動中,。靈巧的動作結(jié)合他機靈的心智,即使僅僅是一個他早已熟悉的簡單物體,,他也能開開心心玩出很多花樣來,,并利用這些物品設計自己喜愛的游戲。
方略:
在獨處中發(fā)展自我
不要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活動,。
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很多,,一些在父母看來毫無意義的事情在孩子的眼里也一樣充滿了誘惑,并且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因此,,父母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待孩子的這些活動,更不要自以為是地限制孩子的這些活動,。
自由落體的神奇,、空氣流動的美妙、陽光灑在羽毛上形成的熠熠閃光,、不斷變換的光影,、享受自主的快樂……所有這一切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財富。
根據(jù)孩子的需求留給他獨處的時間,。
仔細觀察孩子需要獨處的時機,。這時候只要他人不干預,孩子會自然而專注地獨自玩耍,。當然,,他也會希望引起父母的注意,得到父母的關注,,當孩子不停地四處張望,,甚至開始哭鬧著想要引起父母注意時,,不要強迫他繼續(xù)獨自玩耍,,給他一個擁抱,,拍拍他的小肩膀,這些都是最好的給予孩子安慰與關注的方式,。當孩子發(fā)現(xiàn)父母依然在不遠處關注他,,他就會放心地繼續(xù)他獨自探索周圍世界的活動。
讓孩子養(yǎng)成尊重彼此獨處權(quán)利的習慣,。
對于那些獨立性比較差的孩子,,他們總是過分地期望得到父母的關注。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然后做出一些在某個時間段里彼此獨處的約定,,讓孩子在約定的時間控制自己想要打擾父母的欲望,學習自己想辦法去發(fā)現(xiàn)周圍環(huán)境的神奇有趣,,并嘗試憑借自己個人的力量去解決問題,。
這個約定的時間一開始可以很短,比如從5分鐘甚至1分鐘開始,,逐漸延長,。最好給他準備一個鬧鐘,告訴他,,分鐘走到哪個位置,,他就可以來找爸爸或者媽媽。時間由短到長調(diào)整,,這樣可以給孩子一個有效的緩沖時間,,讓他慢慢習慣獨處。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孩子到處閑逛,。
不要因為擔心孩子受傷或者遭遇別的事情而限制他活動的空間,。在家里,父母可以努力消除各種危險因素,,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安全的閑逛環(huán)境,。在戶外,只要沒有危險,,也可以放手讓孩子盡情地閑逛,。在閑逛的過程中,他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很多有趣的事物,,這些有趣的事物會成為引導他仔細觀察事物的契機,,對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十分有益。
(實習編輯:徐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