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即將結(jié)束,中,、小學將迎來新生入學,。面對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各個階段學生升學即將面臨的問題,,學校都做了哪些精心準備,如何幫助孩子們順利度過“銜接期”,?記者通過對部分學校的采訪,,提前進行了一番打探。
幼升?。?/p>
環(huán)境變化大,,在玩耍中適應改變
幼升小對于一年級新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zhuǎn)折,進入小學,,課時量的增加,,突出問題來自于很多孩子出現(xiàn)坐不住的情況。更多學習甚至品德上的良好行為方式,,也是這個時間段亟待培養(yǎng)的問題。
玉帶山小學羅主任介紹說,,別出心裁的開學典禮是我們送給入校新生的第一份禮物,,通過典禮上播放的小短片,寓教于樂地講述小學生正確的行為方式,,告訴孩子見面使用“您好,、請、謝謝”等禮貌用語,。上下樓梯靠右行走,。上廁所不能再像幼兒園一樣隨意,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行為,。
而天臺崗小學德育主任劉老師介紹說,,幼升小的課堂教育模式應以游戲、角色體驗等為主,,這樣可以讓課堂更加充滿吸引力,,很好地解決了孩子們上課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據(jù)了解,,班主任老師在開學初,宣講正確的習慣要求時,,會讓孩子們自己來當主角,。同時學校會召開新生家長會,給家長們介紹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孩子和幫助自己的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通過學校與家庭的兩方配合,,加強孩子的身心管理,通過QQ群,、家訪,、視頻溝通等多種方式將孩子們在家,、在校的表現(xiàn)及時溝通,形成校內(nèi)外一致的成長環(huán)境,。
小學新生家長提示:幼升小的孩子們由于課時的增長,,容易產(chǎn)生疲勞,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家長應該保證孩子們每天的睡眠時間,,這個階段的孩子應該保證每天9~10個小時的睡眠。指導孩子獨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者學校的清潔工作等,,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有很大幫助,。
小升初:
青春期,讓孩子們做自己想做的
進入初中,,學習內(nèi)容有了巨大的變化,。增加了新學科,而且難度也逐漸增大,,針對小學生進入初中出現(xiàn)的問題,,楊家坪中學副校長謝毅介紹說,學校開學第一天會召開新生大會,,對初中學習方法進行培訓,,來縮短小升初的“過渡期”,及時矯正學生偏離的學習情態(tài),。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更多的給孩子情感上的關(guān)注,,增加學生的信心,,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空間。
進入初中后,,很多新生會加入到學校的社團中來,。社團豐富多彩的活動,一方面鼓勵了學生對興趣愛好的學習,,另一方面從活動中鍛煉了孩子們的團隊融入性以及責任感,。通過學校固定的體育節(jié)、文藝節(jié)等形式,,展現(xiàn)出孩子們的特長,,在比拼中鼓勵孩子的榮譽感與競爭意識,這是平時文化課學習中不能收獲的部分,,學生們鞏固了身心的健康并學到有益的東西,。
初中新生家長提示:初中生往往正值叛逆期,家長和孩子談話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做到“四不談”,,即:吃飯時不談,;孩子在氣頭上,頭腦不冷靜時不談,;有外人在場不談,;家長心情不好不談。鼓勵孩子正常的交友活動,,與孩子做朋友,,幫助孩子解決成長中的煩惱。
初升高:
培養(yǎng)獨立性,,為三年后提前準備
初中升入高中的學生,,面對著教育環(huán)境、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的變化,,使得不少同學都感到了巨大的壓力。針對初中生進入高中出現(xiàn)的心理壓力,,廣益中學劉主任介紹說,,學校為了緩解學生進入高中后,產(chǎn)生的心理壓力,,每年開學,都會對學生進行一次問卷調(diào)查,,通過這種形式了解每一個孩子最真實的想法,,根據(jù)了解到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關(guān)心,、解決每一個孩子遇到的問題,。同時學校專門開設“心巴克”心理咨詢室,解決高中學生遇到的心理問題,。
很多孩子為了讀好的學校,,選擇的學校往往離家較遠。因此,,高中階段住讀生越來越多,。新學期伊始,廣益中學針對住讀生將專門召開大會,,宣講住讀注意事項,,并對即將開始的獨立生活進行指導,讓孩子們切身感到學校溫暖的同時,,良好的緩解了壓力,。據(jù)了解,教師,、班主任平時非常關(guān)心學生們的生活,,每天都會提醒天冷天熱和衣物增減,;部分班主任自備常用藥品,以備學生使用,。同時,,為了讓孩子們吃好,吃得有營養(yǎng),,學校后勤服務到位,,菜品豐富多樣,價廉物美,,分量十足,,還有夜宵供應,學校也會定期出刊衛(wèi)生習慣小知識專欄,,宣傳,、提醒學生注意自己的衛(wèi)生習慣、生活習慣等,。
高中新生家長提示:家長應該正確看待中考排名,,保持平和心態(tài)。督促孩子調(diào)整學習方法,,自主學習,,并制定學習計劃。高中階段是孩子思想獨立,,生活獨立,,情感獨立的重要階段,應該給孩子們足夠的空間,,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格特征,。
(責任編輯:蔣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