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歲的寶寶淘氣的時候,,并不懂得自己行為的錯對,,如果希望寶寶能夠明白道理遵守規(guī)矩,家長就要掌握好講道理的技巧,。
首先,,再教育寶寶之前,先表揚和肯定他的優(yōu)點,。古語云:“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跟孩子講道理,,應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對孩子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沒有人喜歡總被批評和否定,,要在表揚的基礎(chǔ)上再對孩子的過錯予以糾正,,這樣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見。
其次,,要保證和寶寶講道理的合理和公平性。跟孩子講的道理應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說,,也不能苛求孩子。因為大人信口胡說,,孩子是不會服氣的,,大人的要求過分苛刻,孩子是辦不到的,。尤其是對寶寶不公平,,比如大人讓寶寶吃飯不看電視,說這樣消化不好,,可剛好吃飯有球賽,,爸爸就破例了。這樣不但是小寶寶不服,,連大人也不服,。家長要是以“我是大人就可以,你是小孩就不可以”作為借口強詞奪理的話,,很容易招致寶寶的反感甚至是反抗,。因此,,讓寶寶聽懂道理,最重要還是家長以身示范,、以身作則,。
再次,要給孩子申辯的機會,。即便是法庭判案,,也需要雙方充分陳述后才能進行判決。因此在跟孩子說理時,,孩子很可能會對自己的言行進行辯解,, 大人應給予孩子申辯的機會。應該明白,,申辯并非強詞奪理,,而是讓孩子把事情講清楚講明白。給孩子申辯的機會,,孩子才會更加理解你所講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最后,,要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況,。孩子和大人一樣,情緒好時比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見,,不高興時則容易發(fā)拗,。因而跟孩子講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況,。寶寶情緒不好,,可以告訴他稍后再找他談?wù)劊鹊剿届o下來了,,再慢慢地融會貫通地和他講,。
(實習編輯:張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