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擁有健康的人格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未來,,他就像一張無字無畫的紙,交在父母手中,,為父為母的責任就是要在這張白紙上添色加彩,,使之鮮活,充滿生命,,從而擁有一個健康的人格,。那么,我們在家庭教育中應(yīng)該注意哪些問題?今天我們應(yīng)該怎樣做父母呢? 在這兒,,我想結(jié)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兒子的實踐,,談?wù)勛约旱狞c滴體會,與年輕的父母們共同探討,。
一,、以身作則 家長要作孩子的好榜樣
家長是孩子第一個模仿的對象,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在生活和學(xué)習(xí)上都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魯迅先生曾尖銳地指出:“父母不僅可以把自己的優(yōu)秀品質(zhì)傳給后代,其惡劣性,,不良性格,不好的生活習(xí)慣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試想,,你成天打麻將成癮,卻要求孩子勤奮努力;你對人脾氣粗暴,,老愛訓(xùn)人,、打人,卻要求孩子聽話,,乖巧;你nuedai老人,,卻要求孩子孝敬你,這可能嗎?
經(jīng)常有人說我的孩子大方,、有禮貌,,其實孩子有沒有禮貌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養(yǎng)出來的,,而且孩子天生就喜歡模仿別人,,所以爸爸媽媽在家里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注意講禮貌,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比如我家有客人來做客的時候不僅我自己給予熱情地招待,,而且都把客人介紹給孩子,要求他向客人問候,,并遞茶給客人喝,,他總是十分樂意,感覺到自己是家里的一員,,受到了大人的重視,,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的禮貌行為,學(xué)會了怎樣招待客人;又如在我接受了別人的幫助以后,,及時地對別人說聲謝謝;在收到禮物的時候邀請孩子和我一起寫感謝卡等,。有了我們大人的的示范,再遇到類似的情形時,,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學(xué)著我們的做法,。
二、嚴愛有度 愛孩子應(yīng)該愛得適度,。
愛孩子本是父母的天性,,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的父母只要孩子高興,,自己做什么都可以,,對孩子過分的溺愛和遷就,要什么給什么,,有的孩子甚至以打大人或毀壞東西為樂,,這樣做的結(jié)果,會導(dǎo)致孩子越來越不懂得尊重他人,,久而久之,,孩子長大后,一旦對越來越高的物質(zhì)享受得不到滿足而又缺乏用道德標準約束自己的能力時,,就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前蘇聯(lián)教育學(xué)家馬卡連柯曾經(jīng)指出:
“一切都讓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所給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因此我們家長對幼兒正確的言行和合理的要求應(yīng)該給予支持和鼓勵,,對不正確的言行要求不但不能滿足其要求,,而且應(yīng)耐心進行說服教育,使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這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當前家庭中的幼兒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長輩們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自家的獨苗身上。我們經(jīng)??梢钥吹竭@樣的情形:吃飯的時候,,孩子在前面跑,大人拿著飯碗在后面追,,真是你追我趕,,連騙帶哄,好不容易才喂上一口,?;蛘呤呛⒆釉谕嫱婢撸议L站在旁邊一口一口地送到他嘴里,。其實這種過度的照顧,、過分的關(guān)心和保護,養(yǎng)成了孩子只知享受,,不知分享和付出,,養(yǎng)成唯我獨尊的心理。家長在愛孩子的同時,,應(yīng)該向孩子提出適當?shù)囊蟆?/p>
記得有一次要吃晚餐的時候,,我兒子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著動畫片,他到餐桌上拿起飯碗就向電視機跑去,,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我看到后,走過去耐心地對他說:“孩子,,你這樣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萬一看到精彩處忍不住大笑起來,飯粒嗆到氣管里會引起咳嗽,,嚴重時還會引起呼吸困難的”,。接著我又說:“無論做什么事情要一心一意,一心不能二用”,。聽了我的話,他懂事地點了點頭,,又回到餐桌上吃飯,。從此以后,每次他做事情都是專心致志地去完成,,每每看到他那一副認真的樣子,,我舒心地笑了……
三、創(chuàng)造機會 讓孩子在吃苦中得到磨練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全家的寵兒和期望,。家長們真是“放在一邊怕涼著,,摟在懷里怕熱著”,害怕自己的孩子受苦,、受委屈,、受挫折。一位家長曾這樣對我說:“我們小的時候條件不好,,現(xiàn)在條件好了,,孩子需要什么我們都滿足他。”這樣會導(dǎo)致孩子自尊心太強而內(nèi)心太脆弱,,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缺乏在艱苦成才路上的品格力量,形成了追求生活享受,,不愛惜勞動成果,、任性、自私,、爭強好勝等不良品格,,阻礙了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
其實作為家長應(yīng)該明白堅強的意志力,,坦然地面對失敗的抗挫折能力,,體諒和寬容他人的博大胸襟,往往都是在失意的經(jīng)歷中產(chǎn)生的,。孩子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挫折,,作父母的不可能保護他一輩子,我們只有讓他受到應(yīng)有的“抗挫折”教育,,他才能在苦難中得到磨練,。因此,我們不僅沒有必要總是擔心孩子受苦,、受委屈,,而且還應(yīng)設(shè)法創(chuàng)造一些讓孩子體驗痛苦的機會。比如,,每次到節(jié)假日時,,我就帶會孩子去爬山,讓孩子體驗勞累,,培養(yǎng)他堅強的意志;有時當他到超市看上比較貴重的玩具要我買時,,我會告訴他,錢是爸爸媽媽辛辛苦苦賺過來的,,我們不能隨便浪費,,當然如果對他是真的有用處的,還是要義不容辭地買下來,,這樣適當拒絕孩子的一些要求,,他才懂得生活中還會有不如意;平時在家里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這樣他才能體會父母的艱辛……
俗話說:“人,沒有吃不了的苦”,。因此,,提醒年輕的父母,如果你的孩子多了一次苦,,比如摔倒了,,生病了,被人打了,,玩具丟了,,你都應(yīng)該趁機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dǎo),他就可能增添一種良好的品德,。
四,、尊重孩子 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
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但又具有敏感的自尊心,。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熱愛孩子、尊重孩子,,耐心當好孩子的聽眾,。在傾聽到孩子的心聲后,家長再隨機應(yīng)變采取適當?shù)慕逃?,讓孩子健康活潑地成長,。如: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應(yīng)象朋友一樣,,鼓勵孩子去克服困難;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能一味指責,也像朋友一樣教育孩子面對錯誤,,幫助孩子改正錯誤,。然而在現(xiàn)實社會中,往往有的家長對孩子在生活上十分關(guān)愛,,說得上是銜在嘴里怕燙著,,吐出來怕凍著??烧嬲龑⒑⒆幼鳛橛腥烁褡饑赖娜丝创母改覆⒉欢?。孩子學(xué)習(xí)和生活上有什么問題,在向父母訴說時,,稍不如意,就打斷孩子的話,,不讓孩子把話說完,,輕則斥責,,重則打罵,對此,,孩子只能將話咽回去,。
其實,如果父母沒有耐心聽孩子把要說的話說完,,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強加給孩子,,其消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一是孩子說話得不到父母的重視,,他們只能把自己的秘密埋藏在心里,,做父母的就很難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這樣對孩子的教育就會無的放矢,,無所適從,。二是孩子的說話權(quán)得不到父母的尊重,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與父母產(chǎn)生對抗情緒,,以至雙方相互不信任,溝通困難,。三是父母不讓孩子把話說完,,一方面不利于孩子表達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使孩子產(chǎn)生自卑情緒,。孩子對著父母訴說內(nèi)心的感受,,是提高表達能力,增強社會交往能力的極好機會,,將孩子的這一機會剝奪,,孩子的表達能力得不到提高,在社會交往中就會表現(xiàn)出表達困難,,進而產(chǎn)生自卑情緒,。而一個缺乏自信的人,很難說是一個健康的人,,更難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實習(xí)編輯:徐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