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都想把寶貝喂得聰明又結實,,但有時卻不一定知道自己做得不恰當,結果是事與愿違。以下十八種做法,就是媽咪經(jīng)常發(fā)生的糊涂之舉:
糊涂之舉1:吃雞蛋多多益善
有家長以為,雞蛋富有寶貝生長發(fā)育最需要的高蛋白,,所以給寶貝吃再多雞蛋都不怕,。
明智之舉:以6個月前的寶寶為例,他們的消化系統(tǒng)還未發(fā)育成熟,,雞蛋中的白蛋白經(jīng)過腸壁直接進入到血液中,,刺激體內產(chǎn)生抗體,引發(fā)濕疹,、過敏性腸炎,、喘息性支氣管炎等不良反應。另外,,過多吃雞蛋會增加消化道負擔,,使體內蛋白質含量過高,,引起血氨升高,同時加重腎負擔,,容易引起蛋白質中毒綜合征,,發(fā)生腹部脹悶、四肢無力等不適,。營養(yǎng)專家認為,,1歲至1歲半的寶貝最好只吃蛋黃,每天不能超過1個,;1歲半至2歲的寶寶隔日吃1個整雞蛋,,待2歲以后才可每天吃1個整雞蛋。
糊涂之舉2:多吃魚松營養(yǎng)好
也有家長認為,,魚松營養(yǎng)豐富,,口味又很適合寶貝,應該多多給寶貝吃,。
明智之舉:研究表明,,魚松中的氟化物含量非常高。寶貝如果每天吃10~20克魚松,,就會從魚松中吸收氟化物8~16毫克,。加之從飲水和其他食物中攝入的氟化物,每天攝入量可能達到20毫克左右,。然而,,人體每天攝入氟的安全值只有3至4。5毫克,。如果超過了這個安全范圍,,氟化物就會在體內蓄積,時間一久可能會導致氟中毒,,嚴重影響牙齒和骨骼的生長發(fā)育,。平時可把魚松作為一種調味品給寶貝吃一些,但不要作為一種營養(yǎng)品長期大量給寶寶食用,。
糊涂之舉3:多吃肝臟補維
有父母覺得,,動物肝很有營養(yǎng),又含有很多維生素A,,給寶貝吃得越多越好,。
明智之舉:研究表明,肝臟具有通透性高的特點,,血液中的大部分有毒物質都會進入到肝臟,,因此動物肝中的有毒物質含量要比肌肉中多出好幾倍。除此之外,,動物肝中還含有特殊的結合蛋白質,,與毒物的親和力較高,,能夠把血液中已與蛋白質結合的毒物奪過來,使它們長期儲存在肝細胞里,,對健康有很大影響,。其實,動物肝只吃上很少的量,,就可獲得大量的維生素A并儲存于肝臟,。一般來講,未滿1歲的寶貝每天需要13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A,,1~5歲每天需要1500國際單位,,相當于每天吃動物肝時吃12至15克左右。
糊涂之舉4:雞湯比雞肉有營養(yǎng)
更有父母認為,,給寶貝吃雞時,,要多喝湯少吃肉,雞湯的營養(yǎng)比雞肉好,。
明智之舉:營養(yǎng)學家指出,,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道理的。雞湯雖然味道十分鮮美,,但雞湯中所含的蛋白質僅是雞肉的10%,,脂肪和礦物質的含量也不多。但是,,雞湯中的營養(yǎng)雖然比不上雞肉,,可湯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幫助消化,。因此,最適宜的做法是湯和雞肉一起吃,。
糊涂之舉5: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越多越好
有父母認為,,給寶貝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越多越好,比如多補充維生素A,、D,。
明智之舉:雖然維生素和礦物質對嬰幼兒十分重要,然而也不能給寶寶過量地攝入或濫用,,否則會對寶寶身體產(chǎn)生不利影響,,造成的危害比如會有維生素A,、D中毒等,。 維生素C對人體有許多益處,但長期大量服用,,血漿中維生素C的濃度一直處于飽和狀態(tài),,幼兒容易產(chǎn)生草酸鹽尿?,F(xiàn)在市場上有許多專為兒童配制的口服營養(yǎng)補劑,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脂肪,、蛋白質及糖類,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但也不能長期多量服用,,否則會造成消化不良,發(fā)生腹脹,、腹瀉等癥狀,,反而阻礙了小兒的生長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