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偏食,、厭食、消化不良,、營養(yǎng)不良,、易感冒等問題較普遍,,一直以來都是令家長頭痛的事;另外,,小兒先天、后天不足引起的一些慢性疾病也給家庭帶來許多麻煩,。捏脊可以幫助孩子祛病強身,,是一種簡單易學、效果明顯,,適于家庭操作的推拿法,。
什么是捏脊?
捏脊療法是連續(xù)捏拿脊柱部肌膚,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常用于治療小兒“疳積”之類病癥,,所以又稱為“捏積療法”,屬于小兒推拿術的一種,。
捏脊前的準備
捏脊其實很簡單,,對場地和操作者并沒有特別高的要求,,所以初次給寶寶的捏脊的爸媽也不必心慌慌。
在家中就可以進行捏脊,。脫去寶寶的衣褲,,任其俯臥在床上或家長膝蓋上。家長站或跪靠在孩子的腿部的邊側,,全身放松,,活動一下手指,面帶微笑,,用手輕輕撫摸幾下寶寶的背部,,使肌肉放松,然后進行捏脊,。
如果郊游在外,,可在避風處找一塊柔軟的草地,攤上床單或衣服,,即可捏脊,。
教你捏到位
兩手沿脊柱兩旁,由下而上連續(xù)地挾提肌膚,,邊捏邊向前推進,,自尾骶部開始,一直捏到項枕部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風府穴),。重復3~5遍后,再按揉腎俞穴2~3次,。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為一個療程。慢性疾病在一個療程后可休息1周,,再進行第二個療程,。
手法一:
捏脊時,兩手的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的指腹對應用力,捏住寶寶脊柱兩側肌肉,,拇指在后,,另三指在前,三指向后捻動,,拇指向前推動,,每捏一次,向上推移一點??蓮奈谗竟翘庨_始,,和緩地向上推移,至項后枕部為止,。
手法二:
手握空拳,,拇指指腹與屈曲的食指橈側部相對,挾持肌膚,,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拇指向后捻動,,食指向前推動,,每捏一次,向上推移一點,。從尾骶骨處開始,,逐漸向項后枕部推移。
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捏多為保健,,食指在前拇指在后多為治療,。建議每天做一次,一次做8-10分鐘,。同時捏脊的過程中不可捏提一下然后松開,,應保持一路緊湊上行。
由于頸椎部難以進行捏脊,,可用一手或兩手的拇指指腹推擦,,以加強刺激。也可以拇指與食指對應用力,,捏提項后肌肉,。
在捏脊的過程中,可捏住肌肉向上提,,再稍稍放松,,使肌肉自指間滑脫,這種做法稱為“提法”,。每捏3次提1次的,,稱為“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1次的,,稱為“捏五提一法”;也可單捏不提的,。提起皮膚的高度應根據(jù)孩子的承受能力來決定,其中單提不捏刺激最小,,“捏三提一法”所受刺激最大,。
捏脊時,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在相應的背部穴位上用力挾提,,以加強針對性的治療效果,。
小貼士:
不適合捏脊的時間
寶寶情緒不穩(wěn)時不要強迫他(她)配合捏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