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步車多用1天,學會走路就晚3天
學走路別指望學步車
俗話說:“七滾八爬周會走”(孩子7個月會滾,,8個月能爬,,一周歲就可以走路了)。而教寶寶學走路可不是件輕松事兒,,常常累得父母腰酸背疼,。于是,很多媽媽早早準備好學步車,,孩子才剛能坐穩(wěn),,就被放了進去。然而,,專家認為,,學步車雖然“解放”了父母,卻很可能耽誤了孩子,。
學步車遭質疑?
《生命時報》記者走訪北京市朝陽區(qū)幾家商場的母嬰用品區(qū)后發(fā)現(xiàn),,學步車的銷路確實不錯。一進展廳,,銷售人員就熱情地迎上前來介紹:“這種學步車的輪子能 360度旋轉,,便于孩子向任意方向行走;根據(jù)兒童的身高,可按需要多擋調節(jié);座布柔軟舒適,,裝卸容易,,便于清洗……”一位正在挑選學步車的女士告訴記者,,這已經(jīng)是她給孩子買的第二輛學步車了,。“孩子一坐進去,立馬不哭不鬧了,,安安靜靜在里面玩,既讓他輕松學會了走路,,我還能安心做家務,,就是圖個省心唄!”
然而,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的專家在190名嬰兒中進行的一項調查卻表明,,102名使用學步車的嬰兒開始爬行,、獨自站立和行走的時間較晚,如使用學步車的嬰兒在13個月齡時開始爬行,,而不用學步車者要早三四周,。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用學步車的時間越長,,運動能力延遲越明顯,。使用學步車的時間每增加24小時,獨自站立和獨立行走的時間就延遲3天多,。
別拿學步車當“臨時保姆”
對此,,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金星明教授認為,利用學步車人為“助走”,,是違背嬰兒生長規(guī)律的,,不利于寶寶腿部力量的鍛煉,以及正確走路姿勢的養(yǎng)成,。金教授說,,使用學步車時,寶寶的腳跟基本不用力,,靠腳尖輕輕一踮,,觸地滑行,久而久之,,寶寶就形成前腳掌著地的“欠腳”走路姿勢,。在學步車里走路時,孩子的身體四周都有保護,,不能體會獨立行走的感覺,,會出現(xiàn)身體重心不穩(wěn)、兩腿邁不開步等現(xiàn)象,,反而導致了行走延遲,。此外,學步車固然能保護寶寶不會摔倒,但也因此使他們失去了對平衡能力和身體協(xié)調能力的鍛煉,。
“我們有時會看到,,有的孩子已經(jīng)兩三歲了,還走不穩(wěn),,總是摔跤,,就是由于沒有經(jīng)歷過學爬階段就站立、會走了,。”應該說,,這也和過早使用學步車有關,孩子的平衡能力,,以及動作協(xié)調性都較差,,再加上腰腿部肌肉力量弱,才會常常摔跤,。金教授強調,,孩子的成長絕對不能少了爬這個階段,它不但可以增強手,、足,、胸、腹腰,、背,、四肢肌肉力量,還能鍛煉協(xié)調性,,增加活動量,,促進新陳代謝,有利于增強視覺,、聽覺和觸覺,提高小腦平衡與反應能力,,促進腦發(fā)育,。
(實習編輯:徐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