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干化學檢查簡便,、快速、敏感,,但其影響因素太多,,尤其尿液白細胞存在一定的假陰性和假陽性結果。規(guī)范的尿沉渣鏡檢是保證尿液分析結果準確的基礎,,但由于兩者的方法原理不同,,兩者之間的結果比較沒有固定的換算公式。本文主要介紹如何通過顯微鏡檢查結果與干化學分析結果的比較,,糾正干化學分析的假陰性和假陽性,。
關鍵詞 尿液分析儀 干化學 鏡檢 白細胞 影響因素
尿液分析作為一種常規(guī)檢測項目,具有評估健康,、疾病狀態(tài),,尤其是判斷腎臟疾病的不可替代的價值。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干化學分析法,、尿沉渣顯微鏡檢查,,以及尿流式沉渣分析法等。干化學分析法的檢測結果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檢測紅細胞及白細胞存在假陽性和假陰性現象,,必須結合尿液沉渣的顯微鏡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1]。本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對尿液白細胞干化學法檢查與鏡檢進行比較分析,。
一,、干化學法檢查尿液白細胞的原理
干化學法檢查尿液白細胞的原理是基于粒細胞漿內含有酯酶可作用于試帶膜塊中的吲哚酚酯,使吲哚酚酯釋放吲哚酚,后者與重氮鹽反應形成紫色縮合物,其顏色深淺與細胞的多少成比例[2],。此法只能測定粒細胞,不與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反應。
二,、干化學法檢測尿液白細胞的影響因素
1.溫度:尿液干化學檢測在環(huán)境溫度較低情況下,尿液白細胞檢測會出現假陰性或陽性程度降低的現象[3].這主要是因為干化學法是利用試條上的試劑與尿液中相關成分發(fā)生化學反應,而化學反應又必須在一定溫度條件下才能進行,。因此,為保證干化學法檢測結果的準確,實驗室必須保持20~25℃,冷藏尿標本取出后應恢復至室溫再進行檢測,。
2.高比重尿[4],、高糖尿[5],可造成白細胞測定結果偏低,。
3.尿液中含有某些大劑量藥物如(先鋒或慶大霉素)時,可使結果偏低或出現假陰性[6]
4.大量尿蛋白(白蛋白>5g/L)和膽紅素,,檢測白細胞的試紙酯酶反應減低或抑制,可使白細胞呈假陰性[7],。
5.當尿液是以淋巴細胞為主時或因某些病因(如腎移植后的排斥反應等)引起的淋巴細胞尿時都會產生干化學法的假陰性結果[8],。
6. 尿液中污染甲醛或高濃度膽紅質或使用某些藥物(如呋喃啶)時,可產生假陽性[1]
三、尿液白細胞顯微鏡檢查
尿液10 ml,用1200~1300r/min轉速,,離心5分鐘,剩余沉淀為0.2 ml,混勻后吸沉淀物約20μl,滴入載玻片上,用18 mm×18 mm蓋玻片覆蓋后鏡檢,。先用低倍鏡(10×10)觀察全片,高倍鏡(10×40)仔細觀察10個高倍視野(HP),報告方式:××個細胞/HP[9]。
尿液白細胞顯微鏡分析報告方式視野平均值與定性結果的對應關系:0~4(陰性),、10~20(+),、21~50(++)、>50(+++),、滿布視野(++++)[10],。
四、尿液干化學分析與顯微鏡檢查的關系
規(guī)范的尿沉渣鏡檢是保證尿液分析結果準確的基礎,,原則上,每個尿液標本都應采用這種方法檢查,。但實際工作中,很難達到這一要求,,通常是在儀器,、試帶符合實驗要求,檢驗人員相對穩(wěn)定的條件下制定一個標準,達到此標準可視為尿沉渣成份在正常范圍內,可免除進一步顯微鏡檢查。有報道[11]稱以干化學檢查結果白細胞陰性,、紅細胞陰性,、亞硝酸鹽陰性及尿蛋白陰性四項指標聯合作為過篩鏡檢的標準,白細胞檢查假陰性率明顯減低。五,、尿液白細胞干化學分析與鏡檢結果的比較分析
如果一個標本經過兩種方法檢查,干化學結果符合過篩標準,鏡檢結果在正常范圍,說明過篩是正確的。干化學結果不符合過篩標準,鏡檢結果也異常,也說明過篩標準亦是正確的,。干化學結果異常,鏡檢結果正常視為假陽性;反之干化學結果正常,鏡檢結果異常視為假陰性[2],。由于過篩的目的是篩出正常、鏡檢病理性標本,因此,過篩的原則是不能出現假陰性,否則就要漏診,。
尿液白細胞出現假陽性的原因可能是:(1) 由于尿液在膀胱貯存時間過長或標本放置時間過長,導致白細胞破壞,酯酶釋放到尿液中,造成干化學陽性,鏡檢陰性,。(2)尿液中污染甲醛或高濃度膽紅質或使用某些藥物(如呋喃啶)時,可產生假陽性,。(3)尿液被女性分泌物污染,含有大量扁平上皮細胞,、小圓上皮細胞,、鱗狀上皮細胞污染可造成干化學法呈陽性而沉渣鏡檢呈陰性[12]。
尿液白細胞出現假陰性的原因可能是:(1)溫度偏低 ,;(2)高比重尿,、高糖尿;(3)尿液中含有某些大劑量藥物,;(4)大量尿蛋白(白蛋白>5g/L)和膽紅素,;(5)尿液中白細胞是以淋巴細胞為主;(6)尿液大量膿細胞時,,可使結果偏低或出現假陰性[13],。
綜上所述,由于干化學分析干擾因素較多,且不可避免的有一定的假陰性率,因此要結合臨床表現判斷結果,決不可只看干化學分析,忽視鏡檢,。
http://bbs.aibao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