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jīng zhé),是24節(jié)氣中的第三個節(jié)氣,。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345度時 驚蟄圖示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对铝钇呤蚣狻分姓f:“二月節(jié),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fā)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1] 我國各地春雷始鳴的時間早遲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則與沿江江南地區(qū)的氣候規(guī)律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