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在生活中其實還是比較多見的,,但是有部分朋友在進行了艾灸之后身上會出現(xiàn)水泡的情況,對于這類的問題,,原因一般是有幾個的,,比如施灸過量、排病反應等。身體進行艾灸,,一定要到正規(guī)的地方,,千萬不要到一些小診所去進行,沒有任何保障,。
1,、艾灸后起水泡怎么回事
1.1、施灸過量
艾灸時間太長,灸量過頭,容易導致出水泡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下最好縮短艾灸的時間或減少艾灸次數(shù),。
1.2,、排病反應
有的人艾灸后出水泡屬于排病反應,人體病邪之氣較重,出水泡也可能是機體正氣恢復,祛除病邪的過程,這種出水泡利于疾病痊愈。
2,、艾灸后會出現(xiàn)哪些癥狀
2.1,、紅白相間斑點。如果灸后皮膚潮紅不均勻,潮紅中間夾雜大小不一的淺白色斑點,有的甚至白色多紅色少!這是由于局部經(jīng)脈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提示要繼續(xù)進行艾灸治療,直到灸處溫熱感增強,灸后皮膚白色斑點消失,出現(xiàn)均勻的潮紅,、汗出為一個療程的充足劑量。
2.2,、皮膚成片潮紅,、有水汽。在艾灸過程中,穴位周圍皮膚還會出現(xiàn)成片的潮紅,甚至有水汽,手摸起來有潮潤的感覺(一般在用灸盒或灸罐施灸的情況下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艾灸懸灸較少出現(xiàn)這種反應),這種反應多是表明一次的灸量已經(jīng)相對足夠,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3,、艾灸后多久能吃東西
通常情況下,艾灸后立即吃東西沒啥大礙。只要艾灸完之后,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過度飲酒,、及吃冷凍寒涼等食物即可,。艾灸主要是通過溫熱之性起到活血的作用,主要是作用于機體表面的,沒有太大必要擔心吃什么食物。不過,一般實際建議還是艾灸后隔半小時吃飯比較好,這樣對艾灸后效果保持要好些,以免艾灸后吃東西食物消化影響血液運行,。
艾灸后建議多喝溫開水,因此艾灸是生發(fā)陽氣,多喝溫開水有助于排毒,也讓體內(nèi)寒氣隨尿液排走,可加強艾灸的效果,。
艾灸要注意哪些事項
1、艾灸順序問題
傳統(tǒng)規(guī)矩:先上后下,先背面后正面,先左邊再右邊,先身軀后四肢,。有些個別穴位會有個別順序,。
2、艾灸頻率問題
剛開始艾灸的時候要慢慢來,講究循序漸進,剛開始可以天天艾灸,灸半個月左右,也就是十五天,之后中間休息兩天,之后再天天艾灸,如果前半個月艾灸感覺身體好很多,或者時間不充足,那么可以選擇隔天艾灸的方法,或者一個星期灸兩次到三次!
平時身體沒有病痛的話,每隔3天艾灸保健穴即可,每穴位25分鐘左右,。如果身體寒癥較重,或者其它需要治療的病癥,那么還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每天必灸!
3,、艾灸時間問題
有很多灸友問,什么時間艾灸最好?白天沒有時間晚上可以艾灸嗎?原則上一天任意時間都可以艾灸,上午是艾灸的最佳時間,上午>下午>晚上,如果睡眠沒問題,晚上是可以艾灸的,如果睡眠有問題,就盡量在晚上10點前結(jié)束艾灸,否則容易影響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