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現(xiàn)代生活中常備的乳品,但牛奶與不少藥物同時服用都會影響藥物的吸收,,甚至發(fā)生相互作用而導致藥效降低,。這是因為一方面牛奶可在藥物表面和胃黏膜形成一層薄膜,待薄膜被消化吸收后,藥物已錯過了最佳吸收期,,因此降低了藥物的吸收和療效,。
另外牛奶還可與一些藥物發(fā)生不良的化學或物理反應。牛奶中含有較多的無機鹽類物質,,如鈣,、磷、鐵,、多種維生素,、蛋白質、氨基酸和脂肪等化學物質,,容易與藥物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穩(wěn)定的鉻合物或難溶性鹽類,使藥物難以吸收,,嚴重者還會形成膽結石,、腎結石。
下面列舉部分藥物加以具體說明:
一,、含鈣,、鋅制劑和鐵制劑
牛奶中的蛋白質可與乳酸鈣(新蓋中蓋、鈣中鈣),、葡萄糖酸鈣,、葡萄糖酸鋅點等鈣、鋅制劑形成凝塊,,不僅影響吸收,,使血藥峰濃度降低,還會加重胃腸的負擔,。鐵制劑有:琥珀酸亞鐵,、富馬酸亞鐵、葡糖酸亞鐵等,。且牛奶中的磷可使鐵劑沉淀,,也可影響鐵的吸收。鐵以亞鐵離子形式主要在十二指腸及空腸近端吸收,,牛奶中鈣離子可與鐵劑在十二指腸吸收部位發(fā)生競爭,,使鐵吸收減少,降低療效,。另外,,鐵制劑服用時忌茶,以免被鞣質沉淀而無效,。所以,,應該交待患者,服用鐵制劑和牛奶應間隔1~2小時。
二,、中草藥或中成藥
中藥與牛奶同服尤其不適宜,,因中藥中常含有糖、多糖,、蛋白質,、多肽、氨基酸等,,有些含人參皂苷,、甘草甜素、維生素,、揮發(fā)油,、有機酸、微量元素,。而牛奶中的鈣磷鐵易與中藥中的有機化合物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難溶物,,破壞了牛奶和藥物的有效成分。此外,,牛奶中的蛋白質,、脂肪有時也會影響藥物吸收,。
三,、胃粘膜保護劑和抗酸藥
常用含金屬離子的胃粘膜保護劑和抗酸藥有:氫氧化鋁、氫氧化鎂,、碳酸鈣,、碳酸氫鈉、鋁碳酸鎂,、三硅酸鎂,、鋁鎂加、枸櫞酸鉍鉀,、膠體果膠鉍,、鋁酸鉍及其復方制劑。牛奶中的蛋白質可與上述含金屬離子的藥物合用時,,可形成凝塊,,不僅降低藥物的療效,加重胃腸的負擔,,也影響牛奶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
另外,碳酸氫鈉與含鈣藥物,、牛奶合用時,,可導致乳-堿綜合征。
四、大部分抗菌藥物
大部分抗菌藥物不宜與牛奶同服,。幾乎所有喹諾酮類藥物,,如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等,,四環(huán)素類藥物,與牛奶中的金屬離子結合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影響吸收,,降低抗菌作用,使藥物療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
但有部分藥物可與牛奶同服,如: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羥氨芐、頭孢克洛,、克拉霉素,、羅紅霉素、米諾環(huán)素可與牛奶同服,。
五,、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
如用于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地高辛、洋地黃毒苷等,。若用藥時,,同時大量飲用牛奶,牛奶中的鈣離子可增加這類藥物的毒性,,甚至發(fā)生意外,。嚴重高血壓病人使用的優(yōu)降寧等降壓藥與牛奶或奶制品相遇,可能引起血壓驟升,,重者會使血壓持續(xù)性升高,,甚至發(fā)生高血壓危象。
六,、抗帕金森病藥
抗帕金森病藥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及其復方制劑不宜與牛奶同服。左旋多巴在小腸吸收,,在體內(nèi)運轉時需要載體幫助,。牛奶蛋白質中含有的芳香氨基酸(如苯丙氨酸)與左旋多巴競爭同一載體系統(tǒng),從而影響其吸收,。
七,、抗抑郁藥
牛奶不能與抗抑郁藥物中的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同時服用,,因為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酪胺,當這種酶被抑制時,,酪胺就會大量蓄積,,引起血壓驟升,心律紊亂,,嚴重者可導致腦出血甚至死亡,。
八、治療便秘藥
比沙可啶為刺激性緩瀉藥,,用于治療急,、慢性便秘和習慣性便秘。牛奶可使比沙可啶的腸溶衣過早溶解,,可產(chǎn)生胃或十二指腸刺激,。因此,服藥前后2小時不得飲用牛奶,。
九,、其它藥物
抗癌藥雌莫司汀、鈣及骨代謝調(diào)節(jié)劑(阿侖膦酸鈉,、伊班膦酸鈉,、帕米膦酸、伊班膦酸,、;氯膦酸等),,任何情況下不能與含有鈣或其它二價陽離子的牛奶、食物或藥物同服,,因為它們會減少藥物的吸收,。
總之,藥最好用清水,,不宜用牛奶、茶水等送服,,服藥與喝牛奶需間隔一個小時,,服嬰兒服用藥物后也應隔一段時間再吃母乳,以避免產(chǎn)生相互作用,,影響藥物療效,,增加不必要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