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除了改善患者的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外,應使用抗高血壓藥物進行長期或終生治療,??垢哐獕核幬锓N類較多,如應用不當不僅達不到治療目的,,更有可能引起多種副作用或不良反應,。下面就來介紹下臨床上常用的一線降壓藥的用藥禁忌及注意事項。敲黑板,,劃重點!
一,、利尿劑。其降壓機制是利鈉排水,,使高血容量負荷降低而發(fā)揮降壓作用,。包括袢利尿劑、噻嗪類利尿劑以及保鉀利尿劑,。代表藥物有氫氯噻嗪,、呋塞米、螺內酯等,。
此類藥物的不良反應通常與使用劑量密切相關,,故應小劑量聯(lián)合用藥。長期應用噻嗪類利尿劑可能引起低血鉀,,應對患者定期進行血鉀監(jiān)測,,適量補鉀;噻嗪類利尿劑痛風患者應禁用,對于腎功能不全及高尿酸血癥者應慎用,。高血鉀與腎衰竭患者禁用醛固酮受體拮抗劑,。
二、鈣通道阻滯劑,。此類藥物的降壓機制是通過阻斷血管平滑肌細胞中的鈣離子通道而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包括二氫吡啶類與非二氫吡啶類,。代表藥物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為二氫吡啶類),及維拉帕米,、地爾硫卓(為非二氫吡啶類),。
鈣通道阻滯劑常見不良反應為:面部潮紅、腳踝水腫,、由反射性交感神經激活而導致的心跳加快,、牙齦增生等。二氫吡啶類沒有絕對的禁忌證,,但因其明確的血管擴張作用,,短中效制劑降壓的同時會出現(xiàn)反射性心率加快,,相對禁用于高血壓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由于非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的心臟親和性及其對心肌,、竇房結功能、房室傳導的負性肌力和負性傳導作用,,禁用于二至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并相對禁用于心力衰竭患者。
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此類藥物的作用機理為使血管緊張素轉化酶受到抑制從而減少血管緊張素Ⅱ的生成和緩激肽的水解,發(fā)揮降壓作用,。ACEI對糖,、脂代謝無不良影響,單用此藥降壓作用明確,。代表藥物有福辛普利,、卡托普利和賴諾普利等。
此類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為干咳呈持續(xù)性,,用藥初期多見,,其他不良反應有皮疹、低血壓,,偶見味覺障礙及血管神經性水腫,。長期應用血鉀可能會升高,應定期對血鉀和血肌酐水平進行監(jiān)測,。禁忌證為:妊娠,、血管神經性水腫、高鉀血癥(>6.0mmol/L)及雙側腎動脈狹窄,。
四,、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此類藥物作用機理為使血管緊張素Ⅰ型受體受到阻斷進而發(fā)揮降壓作用,。ARB除降壓外,,還具有心血管、腎臟保護及改善糖代謝的作用,。代表藥物有氯沙坦,、纈沙坦、厄貝沙坦等,。
此類藥物不良反應少,,偶會發(fā)生腹瀉,長期應用血鉀可能會升高,應對血鉀及肌酐水平變化注意監(jiān)測,。妊娠、雙側腎動脈狹窄及高血鉀癥者禁用此類藥物,。
五,、β-受體阻滯劑,。此類藥物主要通過對過度激活的交感神經活性和心肌收縮力進行抑制以及使心率減慢而發(fā)揮降壓作用,。代表藥物有普萘洛爾、美托洛爾,、卡維地洛等,。
此類藥物不良反應包括:激動,、肢體寒冷感、疲勞乏困,、胃腸不適等癥狀,,會對糖、脂代謝產生影響,。長期使用者若突然停止用藥能夠發(fā)生反跳現(xiàn)象,。支氣管哮喘、二度及以上房室傳導阻滯,、嚴重心動過緩的患者為其使用禁忌證,。不適宜首選β-受體阻滯劑的人群包括老年人、肥胖者,、糖代謝異常者,、卒中、間歇跛行,、嚴重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
六、α-受體阻滯劑,。此類藥物可以選擇性地與α-受體結合,,并不激動或減弱激動腎上腺素受體,產生抗腎上腺素作用,。α-受體阻滯劑一般不作為首選抗高血壓藥物,,常在一線降壓藥物應用后血壓仍然不達標時聯(lián)合應用。代表藥物有酚妥拉明,、哌唑嗪等,。
α-受體阻滯劑靜脈注射過快可引起心動過速、心律失常,,誘發(fā)或加劇心絞痛,,故冠心病患者慎用。其他不良反應常見體位性低血壓、心悸,、鼻塞等,,也可有惡心、嘔吐癥狀,,及嗜睡,、乏力等中樞抑制癥狀,故體位性低血壓患者禁用,,胃炎,、胃潰瘍、腎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患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