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740億美元的收購拉開2019年腫瘤藥領域競爭大幕,。1月3日晚間,,百時美施貴寶(以下簡稱“BMS”)和新基制藥(以下簡稱“新基”)宣布,雙方簽訂最終合并協議,,BMS將以現金和股票作價合計740億美元收購新基,。
此次收購被業(yè)界認為是BMS押注腫瘤藥領域之舉,。BMS在全球擁有包括PD-1明星產品歐狄沃(O藥)等在內的腫瘤藥物,新基旗下擁有用于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的明星產品瑞復美,。業(yè)內人士認為,,腫瘤藥領域是目前醫(yī)藥行業(yè)最大研究方向,收購新基能夠完善BMS產品線,,增加競爭優(yōu)勢,。不過,目前無論國內外藥企均加大在腫瘤創(chuàng)新藥領域的投入,,百時美BMS能否順利獲得市場份額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格局生變
根據合作協議,BMS擬作價740億美元以現金加股票的形式收購新基,,合并后的公司將擁有9種產品,,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潛在營收超過150億美元,。其中,,BMS成為控股方,原股東將持有新公司69%的股權,,新基原股東則持有31%的股權,。
資料顯示,BMS是美國一家擁有百年發(fā)展歷史的公司,,在治療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以及癌癥的創(chuàng)新藥、嬰兒配方奶粉和美發(fā)產品的研制,、生產等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新基醫(yī)藥則是一家主要從事研發(fā)、設計和研制治療癌癥和炎癥和免疫疾病有關藥物的生物制藥公司,。
這一交易也催生了全球第四大藥企,,使全球制藥企業(yè)的格局發(fā)生變化。資料顯示,,BMS和新基分別以182.61億美元和133.35億美元的處方藥銷售位居全球制藥企業(yè)第14名和第20名,。此次雙方的合并將創(chuàng)造一家年收入超過340億美元的新公司,從而成為在全球范圍內僅次于輝瑞,、諾華和羅氏的第四大公司,。
醫(yī)藥行業(yè)相關分析人士表示,全球排名前二十的兩個藥企合在一起后,,無論是公司體量還是產品線都會增強,。不過,兩個業(yè)務結合在一起的公司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還要看運營團隊后續(xù)如何操刀及運作,。
針對此次收購的原因以及后期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等問題,,記者致電BMS,,但截至發(fā)稿并未收到相關回復。
優(yōu)勢互補
在自身明星產品面臨挑戰(zhàn)的情況下,,此次并購被業(yè)內普遍視為BMS擴種產品線提升自身競爭力的舉措,。根據BMS 2017年財報,公司全年實現總收入207.76億美元,。其中,,O藥和Eliquis(阿哌沙班)為旗下銷售額排名一、二的藥品,,分別實現營收49.48億美元,、48.72億美元。
作為兩大主力產品,,O藥和阿哌沙班目前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挑戰(zhàn),。據了解,阿哌沙班的專利期將于2022年結束,,這意味著阿哌沙班無法通過專利來繼續(xù)維持在該藥上的壟斷地位,。與此同時,BMSO藥的領先優(yōu)勢也因為默沙東旗下PD-1產品Keytruda(K藥)的上市減弱,。
據了解,,O藥和K藥先后被批準在中國上市,,分別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和晚期惡性黑色素瘤,。2018年9月,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受理了K藥肺癌一線適應癥上市申請,。在醫(yī)保方面,,根據深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18年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補充醫(yī)療保險藥品目錄,K藥在增補的藥品之列,,但O藥尚未進入任何一地類似的醫(yī)保,。根據evaluatePharma 2018年全球藥企銷售額預測,K藥的銷售額約為90億美元,、O藥銷售額約為70億美元,。
通過收購新基,BMS可獲得新基在腫瘤以及免疫等領域的多個管線資產,,如可治療多種血癌的Revlimid,,與Agios Pharmaceuticals合作開發(fā),首款針對IDH2基因突變以及治療實體瘤的Abraxane等,。此外,,在未獲批的在研藥物上,新基擁有包括CAR-T療法在內的多項產品,,如已進入2期臨床試驗用于治療大B細胞淋巴瘤的JCAR017,、治療復發(fā)/難治性多發(fā)性骨髓瘤的bb2121等,。
在南京樂藥創(chuàng)業(y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郭新峰看來,并購擁有短平快的好處,,可迅速將其他公司的產品收入囊中,。“百時美BMS收購新基或看上了CART療法產品,,目前FDA僅批準了2個CART產品,,該療法產品具有一定的前景?!?/p>
競爭加劇
收購新基一方面是BMS產品競爭下提升競爭力的表現,,另一方面則是腫瘤藥市場不斷擴大,公司希望押注該領域占領市場份額,。不過,,在國內外藥企均加大腫瘤藥領域投入,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的情況下,,BMS能否通過此次收購占領市場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咨詢公司艾意凱(L.E.K)調研顯示,全球腫瘤免疫治療市場2016年空間達70億美元,,到2022年將達480億美元,,這時免疫市場將占到癌癥治療市場的四分之一以上份額。而中國已經發(fā)展成為全球第二大醫(yī)藥市場,,數據顯示,,中國腫瘤免疫治療市場到2025年將達到120多億美元。
根據醫(yī)藥咨詢公司lgeahub發(fā)布《2018年全球腫瘤學領域10大制藥公司》榜單,,羅氏處于腫瘤學領域領先地位,,2017年腫瘤學業(yè)務銷售額為250.9億美元;諾華腫瘤學領域銷售額為122.7億美元位列第二,;新基則以108億美元銷售額位列第三,。從產品銷售情況看,2017年全球暢銷的10款腫瘤學藥物中,,羅氏獨攬3個,;強生包攬2個,輝瑞,、新基,、BMS等企業(yè)各有一個。
在較大市場的吸引下,,腫瘤藥領域已經是藥企必爭之地,。BMS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qū)總經理趙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未來,BMS將繼續(xù)在免疫治療領域探索新的治療方法,,通過新型,、合理的聯合治療以及生物標志物的探索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懊庖咧委煂砜赡苁悄[瘤治療最大的趨勢,,未來中國市場的競爭會非常激烈,產品質量則成為重中之重,?!?/p>
事實上,除BMS外,,羅氏,、默克、輝瑞等外資企業(yè)也在推進旗下PD-L1單抗在國內的研發(fā)進度,,且均開展多項Ⅲ期臨床試驗,,以期搶占市場份額。
從國內層面來看,,多家企業(yè)也在腫瘤治療領域加大研發(fā)力度,。2018年12月,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有條件批準首個國產PD-1單抗——君實生物旗下的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上市,。此外,,信達生物、恒瑞醫(yī)藥和百濟神州的PD-1/PD-L1已經申報上市,,辦理狀態(tài)為“在審評審批中(在藥審中心)”,。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共有20余家企業(yè)參與PD-1/PD-L1領域的競爭,,處于臨床不同階段,。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yè)內人士認為,腫瘤藥是醫(yī)藥行業(yè)最大的研究方向,,“蛋糕”比較大,所有的藥企都在嘗試這個領域,。新基在腫瘤藥產品上算比較豐富,,但目前不管是默沙東、阿斯利康等外資企業(yè)還是君實生物,、信達制藥等本土企業(yè)均在腫瘤創(chuàng)新藥領域加大布局投入,,BMS能否順利獲得市場份額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國內外藥企腫瘤藥布局一覽
2016年2月 默沙東的PD-1產品K藥申請在國內進行臨床
2016年9月 羅氏的PD-1產品atezelizumab申請在國內進行臨床
2017年12月 信達生物的抗PD-1單克隆抗體注射液“信迪單抗”上市申請獲得國家藥品審評中心(CDE)受理,,成為首個申請上市的國產PD-1單抗
2018年6月 BMS研發(fā)的O藥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審批,,成為國內上市的首個針對PD-1的免疫治療藥物,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
2018年7月 默沙東研發(fā)的K藥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審批,,成為國內唯一獲批用于黑色素瘤的PD-1抑制劑,,用于晚期惡性黑色素瘤
2018年12月 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有條件批準首個國產PD-1單抗——君實生物旗下的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