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啟動廣東省第四次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監(jiān)測,。“青少年至少五成以上缺乏運動鍛煉。”省疾控專家引述廣東省第三次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監(jiān)測(2010年)數(shù)據(jù)表示,。 (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梁寧)
缺鍛煉
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監(jiān)測將“運動鍛煉”定義為:在過去7天內,,至少有3天每天至少運動60分鐘,包括步行,、跑步,、打籃球、游泳,、上下學騎車和清掃,、擦洗地板等活動。調查結果顯示,,只有47.6%的青少年過去一周有參加運動鍛煉,。
時間少
全省青少年能夠每天活動60分鐘以上的不到兩成(17.1%),一周內有3天以上參加了課外體育鍛煉的不到四成(36.1%),,一周內至少有3天進行中等強度體育活動(運動時間在30分鐘以上,,并感到氣喘、流汗,、臉紅)的只有三成(30.8%),。
愛上網(wǎng)
全省青少年中,每天看電視2個小時以上,、每天上網(wǎng)2個小時以上的均超過四成,分別是45.1%和44.1%,;平均每100個青少年中有15個每天玩電子游戲4小時以上,;而城市學生靜態(tài)活動行為發(fā)生率高于農村學生。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寧愿坐在電腦前玩網(wǎng)游,,也不愿走進體育館鍛煉,這種“宅男”生活方式導致的后果之一就是青少年體質堪憂,、“小胖子”增多,。而更令人擔心的是,這種兩極分化的比例越來越失衡,,“宅男”越來越多,,運動鍛煉者卻越來越少。
青少年為何不愿運動,?首先與學習壓力有關,,中小學生面臨升學、擇校壓力,,有永遠做不完的作業(yè),,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又要被父母逼著去參加各種興趣班,、輔導班,;其次,學校的過度“保護”也讓孩子少了運動的機會,,平時寧愿把學生圈在教室,,也不想讓學生到操場自由活動。在學校眼中,,學生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鍛煉身體又關學校何事?比如說,,深圳市學生體育聯(lián)合會出于安全考慮,,就取消了市、區(qū)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的長跑項目,;再比如,,廣東一些高校擔心學生在運動會上受傷而取消了長跑項目。
急功近利的教育,,把運動鍛煉異化成了加分的籌碼,,只要在考試中能加分的,就片面追求“特長”,,而只要可有可無的,,則大可以置之不理;而社會,、學校,、家庭的過度保護又讓孩子像一只小鳥一樣,,被圈養(yǎng)在籠子里,導致男孩子陽剛氣不足,,女孩子弱不禁風,。
當然,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孩子過于迷戀網(wǎng)游,,沉溺于虛擬世界中不能自拔。在廣州,,走進任何一個網(wǎng)吧就可發(fā)現(xiàn),,上網(wǎng)者多以青少年為主,而這其中又以玩電游為多,。有人曾坦言,,網(wǎng)游產業(yè)暴富了一群人,同時也毀掉了一代人,。雖然有點聳人聽聞,,但細想起來也不是沒有道理。近年來,,網(wǎng)游產業(yè)規(guī)模及產值以幾何級數(shù)增長,,但同時也衍生出了諸多社會難以承受的“副產品”:遍及全國上千萬的網(wǎng)癮青少年和以引誘青少年上癮為目的的畸形網(wǎng)絡產業(yè)。毫不夸張地說,,在網(wǎng)游開發(fā)商昧著良心賺得盆滿缽滿的背后,,是網(wǎng)癮青少年的不斷增加,以及暴力,、色情等社會問題的不時呈現(xiàn),。
把孩子從沉迷于網(wǎng)游的虛假世界,拉回到體育場館,,既需要社會營造一個重視體育鍛煉的氛圍,,也需要網(wǎng)游開發(fā)商保留一丁點良心和責任感,在網(wǎng)游產品設計中加進更多的游戲防沉迷系統(tǒng),,讓其能真正起到預防沉迷的作用,,這點要求不算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