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jīng)針刺類》言:“救其萌芽,,治之早也;救其已成,,治之遲也,。早者易,功收萬全;遲者難,,反因病以敗其形,。在知與不知之間耳,所以有上工下工之異”,,明代袁班在《證治心傳證治總綱》中更是將治未病提到一個至高的境界:“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靳琦等也將治未病分為三種境界“未雨綢繆,,保身長全”,、“見微知著,救其萌芽”,、“料在機先,,阻截傳變”。將治未病理論運用于血脂異常的預防,,合理選用中成藥,,將血脂異常控制于萌芽狀態(tài),,不僅降低其發(fā)病率,,更是阻斷了由血脂異常升高而導致的心腦血管病,起到了控制醫(yī)療成本,,節(jié)約醫(yī)療資源的良好社會效應,。
“未病”用藥須辨證
辨證論治不僅用于“已病”者,對于“未病”者同樣具有指導意義,。“血脂異常”在中醫(yī)古籍中并無對應之病名,,但其關于“脂”、“膏”的記載與之非常相似,。對此歷代醫(yī)家有虛實之分,,今人遵而治之,常收到良好效果,。
1. 體質為先,,辨證分型
體質是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tài)方面綜合的、相對穩(wěn)定的固有特質,,與健康和疾病密切相關,,因此,辨證論治治未病亦當以體質為先,。
?。?)脾虛
肺氣虛則健運失司,,運化失常,水谷不能轉化為氣血精微,,反為膏脂貯于體內,,浸入血脈,致使血脂異常,。臨床上從脾虛論治血脂異常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往常用于食欲不振,,脘腹脹悶的中成藥大山楂丸對血脂異常的預防已被實驗所證明,其對脾虛型血脂異常尤為適宜,。另外,,血脂靈片、山楂精降脂片,、怡達康保健茶等對脾虛型血脂異常也具有良好的調節(jié)作用,。
(2)腎虛
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致使脾陽運化失權,水谷精微不從正化,,而生水濕痰飲,,充斥于血脈故成血脂異常。腎陽不足,,當以補之,。《圣濟總錄 補益》云:“治療之宜,,損者益之,,不足者補之,隨其緩急而已,,是故有平補,,有竣補,有益其氣,,或益其精,,或益其血脈,或壯其筋骨,。”臨床遵其治方,,亦收效滿意。此外,,蓯蓉調脂膠囊,、降脂合劑、降脂靈片等制劑對腎虛型血脂異常效果優(yōu)良。
?。?)血濁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朱文浩等認為血濁是指血液受各種因素影響,,失去其清純狀態(tài)?;騿适溲幸?guī)律,,影響其生理功能。因而擾亂臟腑氣機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鑒此血濁理論,,陜西省榆林市中醫(yī)醫(yī)院呂光智運用化濁降脂法治療高脂血癥56例有效率達到了92.8%。血脂康調節(jié)血脂的作用已被驗證,,有人研究認為其“降低痰濁證組TG的療效和升高痰瘀證組HDL-C的療效要優(yōu)于非痰非瘀證”,,另外,黃金血康,、益脂康等藥也具有類似的功效,。
2. 未病先防,以食療替代藥療
我國自古有“藥食同源”之說,,如生山楂其良好的降脂已被實驗證明,,其他如決明子等皆可代茶飲以預防血脂異常。此外,,銀杏制劑,、月見草等許多中藥在運用時都發(fā)揮了調節(jié)血脂的功效,盡可為我所用,。
中成藥預防早期血脂異常的展望
血脂異常病因學預防的概念不僅僅局限于改變生活方式,,中成藥以及某些功能性保健品的介入,將對高血脂癥的一級預防產(chǎn)生重要影響,。目前,,雖然市面上有諸如血脂康、大山楂丸以及各種有效的調脂中成藥,,但都未受到足夠的重視,,此外,很多有效的調節(jié)血脂的中成藥,,是以“院內制劑”甚至是“個人制劑”的形式運用于臨床,。開發(fā)和推廣更多有效的中成藥用于血脂異常的早期預防,或許對控制高血脂癥的發(fā)病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