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值夏秋交替之際,,溫差較大,,容易發(fā)生感冒,。因為天氣干燥,所以秋季感冒時,,容易出現(xiàn)頭痛,、口鼻發(fā)干、咽喉燥痛,、咳嗽無痰或痰少而黏,,嚴重時出現(xiàn)痰中帶血等癥狀。中醫(yī)認為是燥邪所致,,再加上目前人們體質上往往郁火明顯,,火與燥結合,加重病情,。
因此,,大家在選用治療秋燥感冒藥物的時候應該有針對性,過于辛溫燥烈之品如麻黃,、生姜等不能使用,,否則不但不能治病,反而導致病情加重,。治療的關鍵在于清,、潤并用,清能散火,、潤能治燥,,清、潤合用才能治療秋燥感冒,,其中常用的藥物之一就是桑葉,。
著名的中藥學專著《本草綱目》中這樣描述桑葉:“治勞熱咳嗽,明目,,長發(fā)”,。桑葉性味苦、甘,、寒,,功能為疏散風熱、清肺潤燥,,一種藥物兼有清,、潤兩種功效。在眾多治療感冒的成方中均有桑葉,,如桑菊飲,,桑杏湯等。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桑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桑葉中的植物防御素有抗微生物的作用,。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桑葉以經(jīng)霜后為佳,,采集后曬干備用,亦可直接到藥店購買,。
為預防和治療這類疾病,,每到秋天來臨,可以選用干桑葉30克泡水,,每日1次,,也可以與梨皮,杏仁共煮,,熬成湯當作茶喝,,既可防治秋燥感冒,又能養(yǎng)生,。另外還可以選用桑葉10克,,川貝3克,梨皮15克,,冰糖適量與薏米一起熬粥,,以作食療。
(實習編輯:張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