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口味是大人培養(yǎng)出來的,,一般來講小時候沒吃慣的東西,長大后也很可能不習慣接受,。特別是到了1歲后,,寶寶對蔬菜已經(jīng)流露出明顯的好惡感,,不愛吃菜的寶寶逐漸多起來。因此,,培養(yǎng)愛吃蔬菜的習慣一定要從嬰兒時期開始,,避免日后厭食蔬菜。
從嬰兒期開始,,適時為寶寶添加蔬菜輔食,。一開始添加時,可以喂寶寶一些蔬菜汁或用蔬菜煮的水,,如西紅柿汁,、黃瓜汁、胡蘿卜汁,、綠葉青菜水等;逐漸喂一些蔬菜泥,,可把添加的蔬菜輔食制作成胡蘿卜泥、土豆泥等;到寶寶牙齒逐漸長出后,,他們的咀嚼力越來越強,,可以給他們吃一些碎菜,如把各種各樣的蔬菜剁碎后放入粥或軟米飯,、面條中,。這種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方法,使寶寶很容易接受,,通常不會在長大后出現(xiàn)討厭吃蔬菜的問題了,。
媽咪應該掌握的原則
1.從小讓寶寶愛上蔬菜
蔬菜不僅只是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而且它還能在咀嚼中給寶寶提供豐富的口感體驗,。國外飲食心理方面的專家研究認為,,蔬菜鮮脆、辛烈,、清苦等諸般滋味,,與幼兒日后形成良好的性格及很強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有密切的關(guān)系,拒絕蔬菜的幼兒往往有不愿意接受周圍環(huán)境的傾向,。一般而言,,幼年時對食物的種類嘗試得越多,成年后對生活的包容性就越大,,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也越強,。這一點對于我國更為有意義,因為我國的飲食以豐富多彩而著稱,。因此,,父母不可在孩子吃蔬菜的問題上聽之任之。
2.告訴寶寶多吃蔬菜的益處
不誤時機地告訴寶寶多吃蔬菜有什么好處,不吃蔬菜會引起什么不好結(jié)果,,并有意識地通過一些故事讓寶寶知道,,多吃蔬菜會使他們的身體長得更結(jié)實,更不容易生病,。
3.吃蔬菜要先莖后葉
大多數(shù)寶寶不愛吃蔬菜,,是由于小時候被成團的菜葉卡住過喉嚨所致。因此,,媽咪給寶寶添加蔬菜時,,選擇蔬菜要按照先莖后葉的原則,避免寶寶被多纖維蔬菜卡著,,特別是芹菜這樣的蔬菜,。可先選擇一些纖維相對較少的蔬菜讓寶寶嘗一下,,再逐步過渡到吃莖多的蔬菜。
4.不強制寶寶吃不喜歡的蔬菜
避免寶寶日后不吃蔬菜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在1歲以前就讓他們品嘗到各種不同口味的蔬菜,,打下良好的飲食習慣基礎(chǔ)。一些有辣味,、苦味的蔬菜,,不一定非強制寶寶去吃,包括味道有點怪的茴香,、胡蘿卜,、韭菜等,以免嚴重地傷害寶寶的心理,。
5.從興趣入手培養(yǎng)寶寶喜歡蔬菜
不要為了讓寶寶吃蔬菜,,媽咪就輕易地給他們許愿,這樣會使他們更認為吃蔬菜是一件很苦的差事,。正確的做法是培養(yǎng)寶寶對蔬菜的興趣,,對蔬菜產(chǎn)生唯美的感官認識。兒童心理專家認為,,鄉(xiāng)下的孩子幾乎很少有厭吃蔬菜的現(xiàn)象,,就與從小形成的這種意識相關(guān)。媽咪可通過讓寶寶和自己一起擇菜,、洗菜來提高他們對蔬菜的興趣,,如洗黃瓜、西紅柿或擇豆角等,。吃自己擇過,、洗過的蔬菜,寶寶一定會覺得很有趣。
(實習編輯:張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