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哭鬧不止的時候,心煩意亂的父母為了讓寶寶安靜下來,,會使勁搖蕩寶寶的身體和頭頸部,。有的人為了讓孩子高興,會把寶寶高高地拋向空中,,或者讓寶寶站在大人的手掌上來回旋轉走動,。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兒科教授焦富勇指出,這些都是十分危險的動作,,稍有不慎孩子會跌落,,使得頭顱內臟損傷或四肢骨折,而搖晃嬰兒頭頸部還可使寶寶腦部受傷,,甚至引起死亡,。
嬰兒頭顱很脆弱
嬰兒搖蕩綜合征(SBS)多發(fā)生于1歲以內的嬰兒,其中以6個月的寶寶更多見,,且男孩多于女孩,。寶寶為什么會發(fā)生SBS?原來,,嬰兒腦部占體重的1/4,而成人的這一比例為1/38~1/40,。如1歲嬰兒腦重為900克左右,,而成人腦重為1500克左右。嬰兒頸部肌肉不發(fā)達,柔軟嬌嫩,,對頭顱支撐力弱,,當劇烈搖晃或震蕩頭部,或把孩子向上拋時,,由于顱骨組織比重大,,而顱內腦組織比重小,在向上拋和自由落下的過程中,,從加速到減速,,兩者發(fā)生速度差,形成一種剪切力,,使緊密堅硬的顱骨與柔嫩脆弱的腦組織相互碰撞,,輕者會致腦震蕩,重者可引發(fā)腦挫裂傷,、腦水腫,、高顱壓昏迷、抽風甚至死亡,。
胎兒在母腹中三個月時就開始感受到隨母親動作而至的輕柔搖晃,,這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及呼吸中樞,使孩子出生后睡覺時能保持暢通而有力的呼吸,。搖籃的輕微搖晃會使嬰兒身體各種神經反射發(fā)育得又快又完善,。人在青春期耳前庭系統(tǒng)完全成熟前,必須要經常受到一定程度的搖晃,,才能促進神經反射和運動器官的發(fā)育,。這就是為什么要讓孩子騎木馬、蕩秋千,、玩旋轉游藝車的原因,。然而搖晃不是搖蕩,搖晃過于劇烈變成搖蕩就會對嬰兒造成傷害,。
最好避免搖蕩嬰兒
要避免嬰兒搖蕩綜合征的發(fā)生,,除了預防和反對對兒童的暴力外,還要注意不做那些無意或善意的習慣性搖蕩嬰兒的動作,,特別是過度用力上下或前后搖蕩寶寶,、高舉拋接、將寶寶摔在床墊或沙發(fā)上,、讓嬰兒使用無法支撐其頭部的坐椅,、只扶住寶寶腋下而將其放在大腿上用力搖晃等危險動作。不要讓寶寶長時間睡臥在電動搖搖床上,。不要將頭顱發(fā)育不成熟即不能抬頭的嬰兒放在震蕩很明顯的推車里,。不要把小于6個月的嬰兒強行放在不能平躺的嬰兒推車里讓其坐下,。
長久累積或短期搖蕩所造成的頭部傷害,在孩子的頭顱外表可能看不到任何受傷的痕跡,,因此年輕的父母要仔細觀察孩子有無異常情況,。若寶寶出現(xiàn)以下情況父母應該高度警惕:嘔吐、神志怪異,、沒有精神,、呼吸心跳急促、抽筋,、昏迷等,。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wǎng)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滕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