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孩子創(chuàng)造動手操作的條件,。比如,引導孩子自制玩具,,讓孩子綜合運用折,、剪、畫,、編,、扎、釘,、粘等方法做科學小試驗,,為孩子準備紙、布,、線,、膠水、木塊,、磁鐵,、各種小瓶、塑料小管等用具,。
(2)給孩子提供各種材料,。為孩子提供諸如積木、插塑,、拼裝玩具,、橡皮泥、沙石等用具,,同時還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廢紙讓他撕,,買一些蠟筆教他畫,準備積木,、拼圖,、橡皮泥、七巧板等玩具,。
(3)開展各種動手操作活動,。比如,用筷子夾玻璃球,、撕紙屑做圖案等游戲,這些游戲不但孩子感興趣,同時能促進他的小肌肉發(fā)展,。
(4)指導孩子制作手工,。父母可從教孩子玩折紙和剪貼開始,指導孩子制作手工,。如,,對2—3歲的孩子,可從簡單的一步折紙學起;3—4歲的孩子,,可學2至3步的折紙,,并開始學拿剪刀,先學剪紙條,,后學剪圖形,,可以用紙條貼成鏈條或方紙,還可貼成花籃;4—5歲的孩子,,可學更復雜的剪貼和圖案,,制作汽車、輪船,、大炮,、飛機、小鳥等,。
總之,,孩子天生是動手的行家,只要給他足夠的空間,,他就能玩出無窮的花樣,。因此,父母要從單一的價值觀中走出來,,讓孩子多看,、多聽、多想,、多玩,,關鍵是多動手,只有這樣,,才能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一個自信,、樂觀、有創(chuàng)意的人,。
(責任編輯:趙媛媛 實習編輯:李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