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親子溝通,?溝通我們分為成功的父母,,應(yīng)該擅長和孩子交流,,大凡受到孩子歡迎的父母,,也都是擅長交流的,。而親子交流溝通一個最厲害的武器,就是接納孩子情緒,。
接納孩子情緒就是無論孩子在悲傷,、孤獨或興奮、快樂時,,家長能夠給予孩子的情緒關(guān)注,、尊重和理解,,而不是立刻反對他的情緒,。接納情緒不等于贊同孩子的情緒或看法,而是先接納,,再想辦法改變,。nlp稱之為合一架構(gòu),,就是先順著對方的意思,,然后把自己的意思說出來。而關(guān)注,、尊重理解孩子的情緒,,方法就是換位思考,我無法說明換位思考到底多么重要,,每一天我都在用這個方法,。寫下來:換位思考就是理解的前提,很多時候就是理解本身,。而接納孩子情緒這個方法,,是所有方法中運(yùn)用最多的,既可以單獨運(yùn)用,,也可以和其他方法一同使用,。人喜歡的是他自己,其次是喜歡像自己的人,。接納了孩子的情緒,,孩子就會喜歡你、信任你,,從而愿意聽你的建議或看法,。
接下來我分享接納孩子情緒的3個方法,當(dāng)然,,方法是死的,,大家要靈活變通:
第一,用“是嗎,?”“嗯等語氣詞”“我明白了”等表示接納,,可以讓孩子信任你,有些時候這些簡短的話,,就可以換來孩子的信任和平靜心情,,有時候呢,后面可以說出你自己的關(guān)心或看法,。舉例,,孩子放學(xué)回家,說了一句話--作業(yè)太多了,,累死我了,。擅長接納情緒的父親,說:是嗎,?在沙發(fā)上歇一會吧,。而不懂得教子方法的家長,可能會說:我還沒有聽說過上學(xué)會累死的,,純粹找事,。再舉例,,孩子擔(dān)心考試發(fā)揮不好,爸爸說:嗯,,我知道了,。爸爸小時候參加考試,總是先把心情放松,,然后考試前靜坐3分鐘,,盡量發(fā)揮。媽媽可能說:平時看你不用功,,害怕了吧,?活該!
第二,,用和孩子相同的感受回應(yīng),,比如稱贊孩子。舉例,,孩子考試成績很好,,合格的媽媽會說:好孩子,媽媽真為你高興,,你是最棒的,!這你平時的努力和汗水換來的成果,相信下次你會更好的,!不懂得方法的家長可能會說:小小成績你就沾沾自喜,,成不了大氣候?;蛘?,當(dāng)孩子遇到問題,表示悲傷時,,爸爸媽媽可以在表情上表示自己的擔(dān)心并且說:孩子,怎么了,,遇到了什么問題,?給爸爸媽媽說說好嗎?
第三,,用“想象法”,,舉例,孩子不小心把泡泡糖吞了下去,,爸爸說,,哎呀,吃了泡泡糖啊就會變成大泡泡糖,??烊ズ人?!不懂得方法的家長可能會說:你這個傻孩子,你是不是真傻???再舉例,孩子把顏料瓶打翻了,,畫布上變得亂七八糟,,媽媽可以笑瞇瞇地說,要是吹口仙氣能復(fù)原就好了,。孩子的壞心情馬上就飛了,。
其次,在溝通問題中,,我們要講的是,,當(dāng)家長不同意孩子的某些想法、要求或行為的情況下,,應(yīng)該如何溝通呢,?
第一,接納孩子的情緒,;
第二,,用中性的語言不加評價地描述孩子的想法、行為或要求,。
第三,,表述家長的看法或告訴孩子他的想法、行為或要求給家長帶來的困擾,、感受和狀態(tài),。在這個步驟,孩子可能會為家長著想,,自覺讓步,。
第四,必要的時候,,提出期望,。
這個溝通公式就是:接納→行為→感受或看法→期望
這個公式,需要大家靈活變通,。比如有時候可以簡化為:接納→看法→期望
范例:
事件:小明在學(xué)校和老師起了沖突
父母的表達(dá):小明,,我知道你現(xiàn)在心里面很難過,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也知道你喜歡獨立思考,,你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對嗎?(接納),,不過當(dāng)我知道你今天和老師頂嘴時(行為),,我心里面覺得好難過,,因為老師呢,站在他的立場上,,是為了讓你更好的提高學(xué)習(xí)成績,,是不是呢?你這樣子反對他,,無論是他還是我,,大家心里面都不好受(感受或看法)。下次再和老師交談,,我們心平氣和的和他說好嗎,?(期望)
當(dāng)孩子做錯事或失敗時,善于說服的父母,,會先贊美孩子一番,,“嗯!你做得不錯,!”“你滿用心的去做了,,不錯了!”這就是第一階段的感化,,接著婉轉(zhuǎn)地告訴他失敗的原因,,也就是父母的看法,然后加上鼓勵的結(jié)束語,,也就是期望,,告訴他“只要你多注意一點,下次一定會更好”,。
其實,,上述講過的溝通公式,是一個有名人物慣用的絕招,,這個人是誰,?有沒有人知道?拿破侖,。 希爾,?柯維?他們都很厲害,,不過都不是。是戴爾,??突@個是他的絕招,。人際關(guān)系第一權(quán)威的人際關(guān)系絕招,??墒牵突蔡岬搅诉@個方法必須要注意到的問題,,就是要慎用一個詞,,這個詞就是--但是。舉例,,如果你說:某某,,這次你的成績進(jìn)步了,我們都很高興,,但是,,如果你能多加強(qiáng)一下代數(shù),那就更好了,。受到鼓舞的某某,,在聽到“但是”這個詞的時候,很可能會懷疑到前面的贊美之辭,,即使不懷疑,,贊美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所以,,不妨把“但是“去掉,。比如:某某,你這次成績進(jìn)步了,,我們很高興,,如果你在數(shù)學(xué)方面繼續(xù)努力下去的話,下次一定會跟其他科目一樣好,。也要注意“但是”的某些同類:就是,、不過等等。
另外,,多用疑問句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的頭腦自行思考,創(chuàng)造,。這個,,前面我們在講想象力的時候,已經(jīng)說過了,。
最后,,在溝通問題中,我分享一下,,如何讓孩子主動去做應(yīng)該做的事情,?
第一個方法,幽默提示。舉例,,孩子應(yīng)該洗澡了,,可是他仍然遲遲不肯行動,你可以模仿機(jī)器人走路的樣子和說話的聲音,,對他說:先生,,請您洗澡了!這個方法能夠透過傳達(dá)愉快的情緒,,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提醒他去做應(yīng)該做的事情。
第二個方法,,添加痛苦快樂法,。有時候孩子不去做某件事情,是因為痛苦不夠,。比如我的孩子有時候喜歡躺著看電視,,我覺得這樣子長期下去會近視眼,于是我就告訴他,,孩子,,這樣子看電視,會成為近視眼,,別人都會嘲笑你的,,我這樣子說,給他痛苦,,有效果還是沒有效果,?沒有。為什么,?因為很小的小孩子不喜歡聽那些大道理,,盡管大道理中有你添加的痛苦的成分存在,那么,,應(yīng)該如何說,?我是這樣子用很夸張地聲調(diào)說的,哇,,不得了,!孩子,床上有小蟲子,,它會爬到你身上的,!不過坐起來就沒事情了,它就不敢往你身上爬了,!你看,,爸爸就坐起來了,。然后兒子就坐起來的。也就是說,,你要給那些很小的小孩子當(dāng)下的痛苦,當(dāng)然,,不是打他罵他懲罰他,,而是有時候需要夸張或虛構(gòu)一些痛苦--現(xiàn)在就能感受到的痛苦,有時候你不要說未來有多么痛苦,,不要說吃雪糕會拉肚子吃藥打針,,很多小孩子不喜歡理性思考,對未來的痛苦有一定的免疫性,,當(dāng)然,,不是絕對的,在道理可以說得通的情況下,,我們就不用在當(dāng)下找痛苦了,。給孩子快樂,比如讓孩子學(xué)習(xí),,可以告訴他,,只有透過學(xué)習(xí)認(rèn)識文字,才能更好的去看漫畫書,??绰嫊褪且环N快樂。痛苦法和快樂法,,可以單獨運(yùn)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第三個方法,,轉(zhuǎn)移注意力,。孩子哭鬧時,用這個方法,,也叫做打斷慣性,。這個時候,你可以給他講一些他從來沒有聽過的故事,,或者用什么別的東西吸引他,。
(實習(xí)編輯:楊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