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屋:家長明白好進難出,孩子希望多多擁有
近一時期,,平?jīng)龀菂^(qū)里的卡通屋漸漸多了起來,,大街小巷不到百米必定有個卡通店,,其中的學生用品各式各樣,、琳瑯滿目,有的講求包裝,、有的注重質(zhì)量,,連文具也有大變臉。鉛筆不再是以前單調(diào)的一支木桿子,,尺子,、擦膠當然不甘落后,如今都穿上了靚衫,。
讓身為教師的李女士大為煩惱的是,,小學五年級的女兒從小到大幾乎都是與卡通為伴,現(xiàn)在又成了卡通屋的鐵桿消費者,,每每有新貨上市,,她就嚷嚷要買,也不知從哪兒得到的信息,。李女士也說現(xiàn)在的市場特別敏感,,電視里播什么動畫片,,市場上就能很快出現(xiàn)與之相配的玩具、文具,、飾物,、圖書,女兒也就會忙不迭地把這些東西請回家,。孩子的興趣來的快去得更快,,也用不了多久,新的卡通貨一來,,舊的馬上被冷落或“退休”,。
許多家長也向記者反映,現(xiàn)在的商家老是盯著家長的錢包,,在兒童商品上下足了功夫,。比如一包小食品里一張刮刮卡,花花綠綠的兒童貨幣,,卡通造型書包……花樣翻新的文具,,確實讓孩子們難以抗拒誘惑。本來文具的實用性是第一位的,,如今的高檔文具卻越來越背離本意,,甚至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擺設。別的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沒有也沒面子,,家長在一輪又一輪的攀比風中,無形中不僅沒有正確引導孩子的消費觀念,,反而助長了小孩子大手大腳的不良習慣,。
卡通片:家長的“心頭大患”,孩子的“開心果”
忙碌于公司的劉先生對快上小學的兒子迷戀卡通片一臉的愁容,,他說雖說動畫片的畫面,、色彩、形式比較適合兒童欣賞,,也能滿足兒童心理,,不過偶爾看一下可以,經(jīng)??淳筒缓芎昧?。因為卡通動畫片中的故事太單純,好人壞人一看便知,,最后的結(jié)果無非是真善美戰(zhàn)勝假惡丑,,可現(xiàn)實生活哪有這么簡單。現(xiàn)在的動畫片雖說整體內(nèi)容還算健康,,但也有不少不利于兒童發(fā)展的,。象《蠟筆小新》就不用提了,,肯定沒有一個家長會主張讓孩子看那樣的片子,可電視臺不時在播放,,讓我們作家長的真是擔心,。
多數(shù)家長的同感是孩子只要一看上卡通片,便能忘了吃飯,,忘了做作業(yè),。這時家長一遍又一遍地命令“卡通不準再看了!”、“你得收收心了!”而此時的管教是那么的蒼白,。為此專家建議做家長的有必要與孩子共同制定新的“作息時間表”,。例如可以和孩子一起選取正在播放的卡通片,把它們也列進表里,。這樣孩子就不再覺得看卡通片是一項特殊的活動而對它特別在意,,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有條理的生活習慣和自我控制能力。
今年,,用電腦合成技術把自己的影像和卡通畫結(jié)合起來的“大頭貼”,,又成了平?jīng)龊⒆拥挠忠粋€熱愛,這些曾經(jīng)迷戀卡通的少男少女們終于能把自己也變進了卡通的世界里,,和那些卡通人物融為一體,,和可愛的各式各樣的名角為伴。以至于國慶時節(jié),,個個“大頭貼”像館里小孩子們排起了長隊,,玩了一次心儀的卡通迷的快樂。
卡通:童年生命力的源泉,,專家肯定家長把關
卡通之所以能夠在孩子的童年大行其道,,實際上有其深厚的生理學和心理學基礎,可以說,,卡通是童年生命力的源泉,。所以專家肯定地說,,卡通這一藝術形式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發(fā)展的特點,是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養(yǎng)料,。
但是作為家長,,卡通片中的不良內(nèi)容是最令他們感到不安的,即使是好的內(nèi)容,,孩子如果不與家長溝通也不見得都能理解,。自孩子接觸卡通起,家長就應與孩子一同看卡通,。家長可以針對卡通片的內(nèi)容,,鼓勵孩子說出他的看法,,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自自然然地告訴孩子什么是美的和善的卡通形象,,什么是丑的和惡的卡通人物,,從而拉近與孩子之間的感情交流的距離。
為了把好關,,家長也可以讓孩子接觸不同流派的卡通,,并且規(guī)定看卡通片的時間、內(nèi)容,,在看卡通中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同時支持孩子畫卡通漫畫,或者關心孩子的朋友正在關注的卡通形象等等,,都可以起到正確引導的作用,,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給孩子真正的關心、關愛,。
(責任編輯:滕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