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頂撞父母會使父母難受和惱怒,。但是,頂撞和不合作并不表明孩子本質不好,也不表明父母的教育失敗,。面對頂撞,,我們不能支持粗野和無理的行為,也不能阻擋孩子邁向自治的步伐,。
1,、亮亮拿積木扔小狗,小狗嚇得四處逃竄,。媽媽聞訊過來制止他:“你又想罰站墻角了嗎?”亮亮一邊說“不想”,,一邊還不停地扔。媽媽把他抱到墻角,,讓他站好,,但媽媽一松手,亮亮就跑掉了,。
2,、冬冬玩過積木沒收拾好就去看電視,積木扔了滿地,。媽媽叫他:“馬上把積木撿起來,。”“一會兒撿。”“如果你現(xiàn)在不撿,,就不許看電視。”他仍然不理,。媽媽上前關電視,,冬冬就叫起來:“我想干什么,你總不讓我干!”
3,、多多一回到家就玩游戲,,一玩就沒完沒了。媽媽叫他:“別老玩,,把眼睛弄壞了,。”多多頭也不回:“哎呀,你叨叨起來沒完,,煩死了!”“你怎么說話呢?你這樣我就不讓你玩了!”“不玩就不玩,,有什么了不起!”
成長的秘密
頂撞常常是非理性的,目的只在于示威和與你對著干,。
從2歲起,,孩子開始試探:我一定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嗎?我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嗎?他試探的方法之一就是和大人頂嘴,聲明“不”,,“我不干”,。通過這種方式,孩子向世界宣布:我要發(fā)號施令,我要更多的獨立,。
對策
1,、少說,多采取行動,。如果孩子不肯聽你的話,,繼續(xù)打游戲,你別跟他多嘮叨,,直接把游戲機關掉,。
2、集中于希望的行為,,而不是不希望的行為,。
你可以忽略孩子用積木扔小狗的行為,從正面說:“小狗喜歡你把球滾過去讓它追,。”然后給孩子示范一下,。
3、如果你以前制止孩子的時候總是說“不行”,,那現(xiàn)在換個說法,。叫孩子的名字常常能使孩子停下來,因為他在想“叫我干什么”的時候,,往往會忘記他正在做的事情,。然后你可以用別的事情來吸引他的注意力。這個方法對小孩子比較管用,。
4,、用他堅持錯誤的后果來懲罰他自己。如果他拒不收積木,,你可以把積木收起來,,一天都不讓他玩,因為他不愛護積木,。
5,、如果你是在要求他按你們定好的規(guī)矩來做,要用堅決的口氣,,不要說“先撿好積木再看電視,,行嗎”。讓孩子感到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不是可以討價還價的,。
6、教孩子禮貌地表示異議,。簡單地告訴孩子,,他這樣和我們說話很讓我們生氣,,“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你要有禮貌地說,。”教給孩子一些禮貌的說法,,例如“我不同意”,“我想這樣”,。當孩子有禮貌地提出反對意見時,,你要關注他的意見,讓她感到這樣做更有效,。
孩子的身上會有你自己的影子,。請注意一下自己的交流風格。如果你在表達與別人不同的意見時,,言語過激或者不禮貌,,你的孩子也會這樣。
(實習編輯:徐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