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怕爸爸還是怕媽媽啊?”如果問小朋友這個問題,,相信回答怕媽媽的絕對不比怕爸爸的少,。與以前懼怕威嚴的爸爸相比,在現(xiàn)在的孩子眼里,,爸爸變得越來越和藹寬容了;而溫柔慈愛的媽媽,,則變得越來越嚴厲了,。記者在近日的調(diào)查采訪中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心目中,,傳統(tǒng)的“嚴父慈母”形象已逐漸被“嚴母慈父”所取代,。
過半的孩子“怕媽媽”
5歲的東東在小區(qū)的花園里玩耍,全然不顧地上的泥土,,有幾次竟然“扮演”著士兵,,趴在地上匍匐前進,弄得一身都是土,。奶奶大聲呵斥著,,他也不理會,照樣瘋玩,。沒有辦法,,奶奶使出了“殺手锏”,“你媽媽下班回來了,,再不起來,,媽媽要打你屁股了!”聽到此話,東東頓時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乖乖地跟著奶奶回家了,。
“這孩子就怕媽媽,其他人再怎么批評他都沒用,。”奶奶說,,以前的孩子都是非常怕爸爸,現(xiàn)在的孩子倒好,,反過來了,,見到媽媽就像老鼠見到了貓,害怕得不得了,,而對爸爸則是嘻皮笑臉的,,一點怕意都沒有。
女兒已經(jīng)5歲的張先生說,,孩子根本不怕他,,每次孩子做錯事了,他說的最多的就是“你媽來了”或“我告訴你媽”,,孩子立馬就變乖了,。為什么會怕媽媽呢?不少小朋友的回答非常相似,,大多認為媽媽很嚴厲,一名6歲的小女孩說,,“媽媽總是催我吃飯,,不讓我看電視,愛批評我,。”
媽媽為啥成了“老虎”?
父母在家庭中的傳統(tǒng)定位一直是“嚴父慈母”的模式,。但是“嚴母慈父”已成為現(xiàn)代父母角色的主流。
“每次都是我來當惡人,。”一說起這個事情,,東東的媽媽滿臉不高興,“孩子爸爸工作忙,,成天出差,,家里的老人對孩子又是一味地寵愛,平時教育孩子全是我的事,。孩子犯了錯誤,又不講理,,我一急,,就翻臉或者打打孩子的屁股,時間一長,,我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是一只老虎了,。”
南醫(yī)大二附院兒童醫(yī)學中心副主任焦?jié)闪卣f,現(xiàn)代的女性大多有一定的文化基礎,,視野也很開闊,,有一套教育孩子的理念;女性的心思大多比較細膩,對孩子的要求相對就較嚴格;而且一般來講,,媽媽對孩子的期望值也高,,所以,不知不覺中就成了“嚴母”,。
“嚴母慈父”是好是壞?
“嚴母慈父”是好是壞?對于這個問題,,家長也是眾說紛紜。
張先生說,,“慈父”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應該是對不良傳統(tǒng)的反叛,,讓孩子和父親的關系變得柔和起來,對于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有著好處,。但也有家長并不這樣認同,。楊女士說,“嚴母慈父”會導致嚴重后果,,因為父親和母親對子女的影響是不同的,,父親的陽剛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產(chǎn)生影響,,如果父親過于軟弱,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過于陰柔,。
“其實,,嚴母慈父也好,嚴父慈母也好,,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都不能過于偏頗。”南醫(yī)大二附院兒童醫(yī)學中心副主任焦?jié)闪卣f,,父母親的教育有著不同的特征:父親的膽大,,有利于維護孩子的探求欲與好奇心;母親的細心,會培養(yǎng)孩子觀察的能力,,體驗更加深刻,。如果父親一味地“慈愛”,孩子就無法堅強起來;如果母親總是“嚴厲”,,孩子就會缺乏愛心的呵護,。“教育孩子的正確做法,應該是該慈愛時就慈愛,,該嚴格時就嚴格,,而不應該分成爸爸該怎么做,媽媽該怎么做,。”
(實習編輯:伍時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