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鼓勵出發(fā)
教育寶寶應從鼓勵的角度進行,,時常鼓勵寶寶做新的嘗試,并多多贊美他在過程中付出的努力,,讓寶寶能感受到成就感,,并建立他的正向自我概念,誘發(fā)他的潛能與正向自我發(fā)展的能力,。至于懲罰的部分,,爸爸跟媽媽也應先讓寶寶了解,每個錯誤的行為都會有一定的不良后果,,那是自己必須要承擔的,。讓寶寶了解,如果不想承受不好行為的后果,,就應避免不良行為,,當寶寶了解因果關系后,就比較不會做出令家長頭痛的行為了,。如寶寶用棒球棒打人(行為),,就不讓他玩棒球(后果),因此寶寶就能了解,,如果想要玩棒球,,那就不能用棒球棒打人。比起黑臉白臉的教育方式,,上述的方法可能會需要花費爸爸跟媽媽較多的時間,、耐性,但是在教育寶寶的過程中,,卻也能讓爸爸媽媽一起學習且成長,,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教育方式,。
親密接觸
爸爸媽媽的鼓勵方式不一定是花錢買禮物,可以經(jīng)由身體的碰觸,,如擁抱,、親親、牽手等方式或是口頭上的鼓勵,,讓寶寶有最直接的感觸,。就算寶寶犯了錯誤,也不要馬上動怒,,因為這也是教育的好時機,,只要爸爸媽媽態(tài)度明確,寶寶既能從錯誤中走出來,,也能學習到正確的做法,。
正確的“處罰”
如果想采取處罰的方式,在寶寶犯錯時,,爸爸媽媽可以把玩具全部收起來,,讓他罰站、罰坐都可以,,過了一會兒,,可以抱著寶寶向他表示因為他已經(jīng)接受懲罰且反省了。因此,,除了說明犯錯的原因外,,爸爸媽媽也可以鼓勵并安慰他,如此一來除了達到教育的目的,,也能增進親子關系。
寶寶成長的前幾年,,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給予他各種刺激,,也將有助于寶寶將來的發(fā)展。此階段的寶寶,,大部分刺激都源自主要照顧者,,因此爸爸媽媽們在給寶寶提供一個安全無虞的環(huán)境后,無需因太過擔心寶寶在探索的過程中會受傷兒阻止寶寶,。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寶寶一起親身體驗生活中各種事物,,并在一旁隨時給予日常生活的教育,寶寶將來長大后也回非常愿意嘗試各種新鮮的事物,。
結(jié)論
你是黑臉,、我是白臉的教育方式,不僅可能會造成寶寶觀念上的混淆,,也很有可能會對親子關系造成影響,,因此,與其使用這種“黑臉白臉”的教育方式,不如多花些時間耐心地陪伴并指導寶寶學習生活常規(guī),。當寶寶犯錯時,,也別急著大聲怒罵,有許多讓寶寶知錯就改的教育方式,,都比厲聲斥責甚至動手體罰來得有效果,。所有的寶寶都是父母親捧在手心里的寶貝,任何可能會造成寶寶心理,、身理傷害的教育方式,,都應盡量避免才是。
(實習編輯:吳日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