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寬容,、反復教導、恐嚇都無法改正孩子的不良行為,,那么就是你應該換換方法的時候了,。這里是一些可以讓孩子與父母更加合作的新策略,以及那些父母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應該避免的做法,。
√ 與你的配偶合作
主要是針對那些你想要孩子完全改掉的毛病,。你要與你的配偶事先對下次孩子做出這些行為后你們該如何反應達成共識。你也許會選擇在孩子哭鬧時不予理睬,,或者在他頂嘴的時候不讓他玩電腦,。計劃好處理的方法可以幫助你更有原則,因為在事情發(fā)生的那一刻你可能會一時不知所措,。
?、》艞壍锰?/p>
不耐煩的家長總是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來實施他們的策略。但是你必須堅持你的計劃直到看到了提高,。有專家認為,,不良的行為至少需要21天才能有所改善。使用一個日程表記錄下這些行為發(fā)生的頻率,,這樣你就可以知道改正的進程,。
√ 解釋如何去做
孩子不是天生就知道該如何適當?shù)谋憩F(xiàn)。你必須教他如何去做,。如果你希望你的兒子不再欺負小狗,,就應該給他演示如何溫柔地撫摸小動物的后背,然后觀看他正確的表現(xiàn),。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懲罰他,,而不教給他正確的方法,會引發(fā)孩子的怨恨情緒而導致更加錯誤的行為,。
?、¢L篇說教
用簡單的一句話來明確告訴孩子你希望他做什么:“請把球放在外面。”或“把你的碗放到水槽里,。”一位母親說當她停止用問句來表達要求后,,她的女兒表現(xiàn)得更加順從聽話了?,F(xiàn)在,她不再詢問女兒“你準備好可以走了嗎”,,而是直接命令“該走了,。說再見吧。”你應該直接提出要求,,而不是用商量的口氣,。
√ 深入地了解問題
當你的孩子摔打玩具或者大叫“我恨你!”時,,找出他不開心的真正原因,。如果他因為猜不出謎語而生氣,告訴他“親愛的,,班車就要來了,,回家以后你可以繼續(xù)猜這個謎語。”,,你需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感受,,然后就可以幫他快速轉(zhuǎn)移注意力來繞過死角,。
?、∠萑霠幷?/p>
回避你的孩子想要挑起爭論的企圖。當女兒莎莎不停纏著媽媽鬧的時候,,這位母親讓女兒獨自在房間里坐下來想想,。“這就給了她一個機會去面對沒辦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這個現(xiàn)實。也讓我可以保持冷靜,。大部分情況這種方法都能奏效,,然后我通常會在幾分種后聽到她說‘對不起,媽媽’,。”
√ 這樣對孩子說
當孩子拒絕做你要求的事時,,提醒他這樣下去會有什么后果,然后鄭重地告訴他:“這是你的選擇,。”很多孩子習慣于被告知該做什么,,而沒有意識到他們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對孩子說‘這是你的選擇’可以讓他們學會自己承擔大部分的責任,,而不是完全依賴家長,。
ⅹ 投降于他的哭聲
因為孩子的不開心而收回懲罰就無法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如果你的孩子做了錯事,,他應該感到難過,這將會幫助他以后不再做這件事,。”一位美國媽媽立場十分堅定的不讓她5歲和8歲的兩個孩子玩電子游戲,,無論他們怎樣抱怨,,她說“我也感覺自己好像是世界上最吝嗇的媽媽,但是短暫的痛苦可以換來長期的收獲,。”
√ 給他一個限制
在情況容易惡化之前讓你的孩子知道你對他的期望,。在他去朋友家的路上就對他說,“記住,,你應該和小朋友輪流玩,,不然我們就得離開。”孩子希望知道你對他們的要求,,以免他們超過了限制或者情緒上過于投入而無法克制自己,。
ⅹ 害怕抬高標準
如果你以前制定的對孩子不良行為的懲罰措施(比如不讓他看電視)沒有效果,,你應該考慮換一種更為有效的方法,。想出一種你的孩子討厭做的家務,例如洗碗,,把這個作為對他的懲罰措施,。或者禁止一項他喜歡的活動,,例如騎腳踏車,。這也許聽起來很苛刻,但是結(jié)果是十分有效的,。
√ 跟他達成共識
下次你讓女兒關(guān)掉電腦時,,確認她會回答,“好的,,媽媽,。”如果她也贊同你的要求,孩子會更愿意按你的要求去做,。跟你的孩子握手達成協(xié)議或者讓她在你打印的“不要在屋內(nèi)奔跑”或其它規(guī)定的卡片上簽名,。就算你的孩子還不識字,但寫出來的文字比較具有威懾力,。
?、〈舐暫鸾?/p>
雖然對孩子大聲吼叫會讓他很快安靜下來,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讓他聽話,,請降低你的聲音,。一位爸爸教導他四歲兒子的時候總是蹲下來面對面的跟他輕聲說話,“這樣的教導每次都很奏效,。”他說,。
√ 評價
你的措施如果你的懲罰沒能奏效,反思一下這些懲罰是否無意中助長了孩子的錯誤行為,。
?、『雎院⒆拥那榫w
表現(xiàn)無論是噘嘴,、握拳、還是瞪眼,,孩子習慣用某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試著了解孩子的這些表達行為,對他指出他的行為,,建議他用其他方式幫助自己轉(zhuǎn)移情緒,,先思后行。對他說,,“我看到你在踢自己的腳,,你一定在生氣吧,為什么不去跳跳高呢,?”
√ 從小的成功
開始注意你的孩子正在努力表現(xiàn)得越來越好,,讓他知道他正在往好的方向進步。對他說,,“喔,,你不用我說就自己把彈珠收拾好了啊,!”或者“謝謝你在超市里一直乖乖呆在咱們的購物車旁邊,。”一些鼓勵的語言會激勵孩子堅持不懈的改正自己的壞習慣。
?、〖m正每個小錯誤
經(jīng)常挑錯會讓孩子感到沮喪,,反而無法改進他們的行為,。有時候應該讓孩子認識到什么是他們應該自己承擔的事情,。在最近的假期中,一位父親換了個角度看待女兒不聽話地把玩具狗扔出了車窗的事情,,他說:“失去玩具狗后她非常傷心,,但是她也學會了要好好對待自己東西。”
(實習編輯:雷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