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是大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而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過程,乍看起來,想像力似乎是“超現(xiàn)實”的,其實,任何想像都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
幼兒的想像力十分豐富,盡管其內(nèi)容沒有預(yù)定的目的,但只要我們尊重和鼓勵他,并有意識引導(dǎo),一定能讓孩子在想像的基礎(chǔ)上有所創(chuàng)造,。
情境1:給予想像的空間 兒子今年上大班,想像力非常豐富。每當(dāng)看到我拖地時,他說拖把留下的印跡是馬尾巴在甩來甩去;
看見院子里兩袋黃沙堆在一起的影子,他說是一只駱駝;吃老家蘇北的淮安茶馓時,他拿一根一頭扁扁后面彎曲的馓子跑過來問我們像不像眼鏡;看見我和他爸爸并排躺在地板上時,說我們像“11”,然后把我們斜著分開說是“八”,自己橫著躺到我們中間,開心地說:“這下我把你們變成‘工’了!”
每當(dāng)這種時候,我們總是熱情地肯定孩子,和他一起分享想像的樂趣,。
我給兒子買了很多拼裝組合玩具,但從不強求他要拼得和底圖上的一模一樣,而是任由他發(fā)揮想像去拼,。這樣,他不僅能拼出底圖上示范的動物、小火車什么的,還拼出了圖上沒有的公雞,、鴨子,、房子等等。
對于畫畫,我也從不要求他照著范本去畫,我總覺得過多的臨摹會削減了孩子的靈氣,。兒子剛開始拿起筆畫畫時,只會涂抹簡單的線條,可這些線條在他眼里便成了蛇,、鴨子等有生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