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牛牛的逐漸長大,,他的“無理”要求越來越多:沒完沒了地玩游戲、看電視,,吃不夠的冷飲和糖果,,不能按時就寢,也不能準時起床……我所面臨的挑戰(zhàn)也越來越大,,一旦我要強行阻止他,,耍賴、哭鬧,、打罵,,這育兒過程中的一系列遭遇到的難題或煩惱,我一概碰到過,。
不過,,通過幾年的反省、觀察與摸索,,我領悟到了很多,,也逐漸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牛牛的模式,我稱其為“契約式管理,。”所謂的契約式管理,,就是家長與孩子一起商量制定一定的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成為管理孩子的家庭制度,內容包括生活作息,、學習習慣,、休閑玩樂等各個方面。
制定這個管理制度的過程,,一般可以分三大步驟來完成:
一,、事先約定
游戲和電視是牛牛非常鐘愛的兩個娛樂項目,一味地“堵”,, 可能不是辦法,,但一味地“放”, 肯定存在著諸多弊端,。如何讓他做到適可而止呢?我們和牛牛商量,,電視每天都可以看,游戲能否放到雙休日進行?對于這樣建議,,小家伙表示能夠接納,。
接著,我們就針對看電視和玩游戲的時間再作進一步商定,。牛牛表示,,他放學回來想看一會兒電視,我們同意了,。我們提出,,時間以30分鐘到一個小時為宜,開飯時間一到,,就得主動關掉電視,他答應了,。牛牛接著提出,,在雙休日里,他每天想玩兩次游戲,,我們表示認可,,但規(guī)定每次不能超過半個小時,他點頭同意,。
二,、雙方遵守
這種口頭契約要產生效果,重在雙方都需要嚴格遵守,。作為家長,,我們必須首先以身作則,并且信守承諾,。既然答應孩子可以看電視,,玩游戲,,那么我們就不能去干涉他,也不必在一旁嘮叨,。家里的電腦再忙,,那一段時間也得讓位于他。
除此之外,,我們還必須監(jiān)督孩子,,因為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還不是太強,這種意識,,只有在不斷地提醒和反復地強調中,,才能幫他逐步樹立起來。在實際執(zhí)行中,,我們發(fā)現,,由于孩子的時間觀念不強,如果在他玩的時候要求他嘎然而止,,通常他會很不情愿,,在心理上還會難以接受。所以,,為了給他一個心理緩沖,,我們通常在離結束時間還有兩三分鐘的時候提醒他。
三,、違約責任
對于孩子偶爾爽約的行為,,我們的措施是給予一定的懲戒處罰。有一次,,牛牛在周六一口氣玩了一個多小時游戲,,我們發(fā)現后取消了他第二天周日的游戲時間。另有一次,,吃晚飯時間到了,,他還不愿關掉電視,幾次提醒都不見效,,我們就取消他此后三天看電視時間,。經過兩次的懲罰,牛牛似乎從中得到了教訓,,以后很少再有違反現象出現,,基本都能遵守我們之前幾乎所有的約定。
現在周圍的同事和朋友經常會夸獎牛牛懂事明理,,無意中也幫助我們正面強化他對自己行為的認可度,。他的表現愈來愈好,我們也愈來愈信任他;我們愈信任他,,他的表現愈好,,不知不覺之間,,我們家的親子關系走上了一條良性循環(huán)的道路。
(實習編輯:呂瑞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