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不當做法會扼殺孩子責任心的培養(yǎng)
責任心是一個人生命的纖繩,。有了責任心,一個人才把自己的生命與別的生命聯(lián)系起來,,才會產生自我價值感,。一個沒有責任心,沒有價值感的孩子,,因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便會感到迷惘,,因而失去創(chuàng)造成就的動力,,就會平庸地混過一生。寶寶的責任心是需要從小培養(yǎng)和呵護的,,千萬不能因為自己的一點失誤而影響了寶寶的責任心,。哪些不適當?shù)淖龇〞髿殞毜呢熑涡呐囵B(yǎng)呢?一起來看看。
1,,破壞性的批評
當一個孩子一件事沒做好,,家長進行破壞性的批評,因為做錯一件事,,導致對人的否定,,會令孩子覺得太痛苦了。他會發(fā)現(xiàn)負責任等于痛苦,。作為一個男人,,如果他的潛意識里,負責任等于痛苦,,那他不可能成為一個好丈夫;作為一個女人,,如果她的潛意識中,負責任等于痛苦,,那么她怎么能照顧好她的孩子!破壞性的批評導致這些惡果,,最后,便會扼殺孩子勇于負擔的勇氣,。
兒童心理學家列舉出一些容易使孩子產生痛苦連結和破壞性的話語:
侮辱——你簡直是個飯桶!垃圾!廢物!
非難——叫你不要做,,你還要做,真是不可救藥!
壓制——不要強詞奪理,,我不會聽你狡辯,。
強迫——我說不行就不行!還敢頂嘴。
威脅——你再不學好,,媽媽就不愛你了!滾出去!
2,,過分嚴厲,,使孩子不敢負責,怕失敗,,怕懲罰
當我們過分嚴厲,,并且在孩子達不到要求時對孩子進行各種懲罰。例如“你必須把這首詩背出來,,否則不許吃飯!”或者“你必須考到鋼琴×級,,否則太丟人了!”
最后,當我們過分嚴厲,。孩子就不敢負責任了,,因為他感覺負不起責任。
3,,越俎代庖,,家長包辦一切,使孩子產生依賴感
一旦這種情況產生,,家長就要累死了,。“每一個生命必須獨立承擔他生命的責任!”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法則。任何人都不可能對別人負起責任,。家長以為自己可以負起,,其實你只能負起外在的責任,孩子內在的責任是沒人能替代的,。
在中國,,許多父母沉迷于盲目寵愛,認為孩子小,,處處不放心,,幫孩子吃飯,幫孩子穿衣,,幫孩子洗臉,,什么都不讓孩子動手,殊不知這種癡情的愛子方式,,會使孩子養(yǎng)成依賴性的心理,,對于孩子的成長毫無益處。
4,,對孩子不信任
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必須信任他們。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受到別人的信任就能自我尊重,。管束孩子不許干這個,不許干那個,,還不如信任他們,,耐心地說服他們更為有效,。我們如果把孩子當壞人對待,他就可能成為壞人,。
5,,對孩子不放心,時刻監(jiān)督孩子
孩子對你說:我可以管好自己,,你可以不操心了!即使你真的不放心,,你也不能表達你的不信任。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問他:你準備怎么管好你自己?每天你做什么,,看什么書,,從幾點到幾點……這樣從開始籠統(tǒng)地說負責任,到后來確認下來,,實際等于雙方達成了協(xié)議,,簽了合同。最后孩子做到了,,你要進行表揚;若沒做到,幫孩子找原因,,為什么不行,。這樣,孩子不傷自尊,,又知道了什么叫守諾,。
6,家長的負面榜樣作用
孩子是否負責任,,父母影響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言談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為了教育孩子,。父母該特別注意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不能把錯誤的、不良的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傳染給孩子,。
如果你欺騙孩子,,被他們知道了,他們就不相信父母了,。父母失掉了孩子的信任,,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而且欺騙孩子,,孩子也學會欺騙他人,。
(實習編輯:潘信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