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日前報道,,天津首次中小學生自強狀況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孩子暑期活動的安排上,,家長越來越“大方”,,動輒安排上萬元的出國修學游或封閉式夏令營。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僅有不到1%的家長鼓勵孩子從事義工等社會實踐,。
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辛苦了一個學期,,放假就該享受一下,。當義工是辛苦受累替人服務,于是不予考慮,。這反映出當今家長普遍存在的三大問題: 首先,,對孩子的溺愛。
家長習慣于給孩子當大樹遮蔭,,從往餐桌上端飯碗,,到上學幫孩子背書包、來去用車接送,、義務勞動家長代勞,,可謂鞠躬盡瘁。習慣成自然,,哪會考慮暑假讓孩子當義工?
其次,,剝奪孩子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當中國家長熱衷于領孩子出國修學游時,,西方發(fā)達國家50%以上的青少年經(jīng)常參加各種志愿的義工活動,,比如為無家可歸者服務等。正是這些看似簡單而又平常的經(jīng)歷,,教給孩子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讓他們真切理解了父母的愛。
這樣的孩子長大成人后,,會帶著社會經(jīng)驗和濃濃的愛心走向事業(yè),,快樂而健康地奔向人生。過慣了養(yǎng)尊處優(yōu)生活的孩子,,到頭來只會在社會競爭中敗下陣來,。
最后,不愿讓孩子當義工,,說明家長本身就輕視義工的勞動,,對勞動者不恭,。很難想象,一個連飯碗都不愿幫別人端,、一提勞動就頭疼的孩子,,身體和思想會健康?
一個缺乏生活常識和社會責任感,、身體亞健康的人,,能在社會中獨當一面?眼下,家長不愿讓孩子去當義工“吃點小虧”,,其實源于“勞力者治于人”的低俗意識,。忽略了對孩子的德育教育和社會實踐課的補習,將來孩子要吃大虧的,。到那時,,悔之晚矣!
(實習編輯:張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