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班名義上是媽媽帶著寶寶一起去學習和娛樂,其實說到底就是給大人上課,,嬰兒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理解外界的任何事情,。學習,應該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進行,。
我兒子剛出生不久的時候,,就經常接到一些電話,邀請我?guī)е€是嬰兒的他去親子班體驗,,而且我的朋友同學們凡是有寶寶的也基本上都積極地參加了各種早期親子班的學習,,據(jù)我的了解,親子班名義上是媽媽帶著寶寶一起去學習和娛樂,,帶上寶寶只是一個噱頭,,嬰兒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理解外界的任何事情,其實說到底就是給大人上課,。這樣的親子班確實讓我有些抗議,,但是一直不斷地接到親子班的邀請,也加上好奇使然,,于是帶兒子去參加了一次親子課程的體驗,。
首先是大人帶著孩子圍坐在一起,唱兒歌,,做動作,,基本是由家長操縱嬰兒的,,我觀察了一下,來上親子班的基本都在10個月之內,,有很多寶寶還很不習慣被大人控制動作,,時有哭泣的聲音,感覺亂糟糟的,,親子班的老師則裝扮得像大一號的小朋友,,扎著兩條辮子,說話用童音,,動作也是比較卡哇伊的,,但是控制現(xiàn)場的能力稍弱,基本上是靠父母來安撫哭泣嬰兒的情緒,,然后大家在齊聲高唱的時候掩蓋了一些嘈雜的情況,,有的嬰兒還在活動的過程中尿了褲子,總之,,情況亂成一團,,很是尷尬,我兒子雖然沒有哭鬧的情況,,但是也因為對于這種集體活動的不耐煩而走神,,一會爬到了其他的地方,一會又打哈欠,,完全沒有注意到課堂上所互動的一切,。
總之,,這是一次失敗的體驗,,在體驗結束后,工作人員熱情地邀請我報班,,被我拒絕了,,拒絕的理由很簡單,,我并不認為這樣的親子班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說有任何意義。
我兒子今年2歲半,,沒有上過任何親子班,,卻可以從1數(shù)到10甚至30,50,,90,會背誦26個英文字母,,知道1+1等于2,,1+2等于3,而且會背誦20首左右的唐詩,,能準確唱出10多首兒歌,,表達能力極強,。
其實我們并沒有刻意做過任何的教育和強迫的灌輸,這些都是從寶寶還是嬰兒期開始跟他念念叨叨中無意間被他學會的,。比如,,在寶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我就每天晚上給他唱兒歌,,一直唱到他睡著,,這幾乎變成一個固定的習慣,所以在不斷地重復中,,他就熟悉了這些歌曲,,在他學會說話不久,差不多就可以依依呀呀地唱出來,,雖然發(fā)音還不是很標準,,但是一聽就知道是記憶力存貯的釋放,而且我很小就引導他看電視,,給他下載過很多英文兒歌,,兒童故事等在MP4上,他目前也已經因此學會了MP4的開機,,關機,,選擇等功能,而且因此對諸如遙控器,,電腦等同類物品產生了興趣,,我們也沒過多去干涉,幾次嘗試之后他不但沒有弄壞物品,,反而掌握了很多技能和訣竅,,我覺得小兒童在成長中一定要接受很多的事物,嘗試更多的東西,,才能真正做到“見多識廣”,,各種技能都會慢慢地掌握住。
最重要的是,,學習,,應該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進行,如果家長一開始就抱著成龍成鳳的非分想法而逼迫孩子從嬰兒時代就背上沉重包袱,,相信這不但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還會讓孩子從小就蒙上叛逆的陰影,對學習各種技能都有恐懼感,,壓力下學到的東西最不容易化開,,而且過早讓孩子背負上承擔父母希望的包袱,實在有點太殘忍。
當然,,我不是在抨擊以早期教育為主的親子班,,如果家長真的沒有自信能讓孩子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獲得各種知識的話,是完全可以去參與親子班的訓練的,,在親子班,,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你可以接觸到一些先進的育兒觀念,也可以認識更多的朋友,,拓展嬰兒的視野,,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只是不要過早地讓孩子背負上壓力,,更不要趕時髦攀比非要去昂貴的親子班學習,,一切都因地制宜,做一個聰明,,理智的媽媽吧,。
(責任編輯:趙媛媛 實習編輯: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