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發(fā)現(xiàn),對自身儀表的重視與否,,將影響到孩子自信的建立及一生的心理成長,。那么,過分地注重外表會不會影響學習,?如何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儀表習慣呢,?
中國的家長總是喜歡為自己孩子做主,“他還小呢”是最常用的理由。其實,,說出來可能讓人吃驚,,孩子從2歲開始,就已經(jīng)對自己的形象有意識了,。那個階段,,孩子剛剛建立起“我”的概念,自我意識逐漸提升,。家長不要怕他“小”,,應該主動和孩子溝通他的穿著問題,當然,,要從簡單的開始,,比如“今天穿裙子好不好”,“這雙紅皮鞋真好看”,,即使孩子還不能把話說清楚,,家長也該用商量的口吻幫他穿著、梳理,。
很多研究表明,,總是給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孩子,大多數(shù)心理發(fā)展很好,。這個道理并不復雜,,假設你是一位面試官,你會喜歡穿著清清爽爽的應聘者還是邋遢的,?同理,,幼兒園老師第一眼看到“山清水秀”的孩子,就會下意識地關照他,,得到較多關照和贊許的孩子,,心理自然會更加陽光。所以,,儀表是影響孩子自信的主要元素之一,。家長可先從關注孩子的儀表開始,由簡入難地通過一系列做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意識,。從小擁有良好儀表的孩子,長大后至少會具有三方面的優(yōu)點:有自信,、對自我負責,、行為優(yōu)雅。說穿了,,“人為悅己者容”,,對自己的儀表負責,,其實就是對他人負責,是考慮到別人的感受,。而要是每個人都穿得清爽舒服,,舉止優(yōu)雅大方,我們的環(huán)境,,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真正和諧,。
相對而言,不注重儀表的孩子,,更可能會遭到老師的怠慢,,小朋友也可能不太愿意和他多來往。久而久之,,就會變得沒有自信。
注重儀表,,并不意味著穿得太好,。兒童時期,我認為每個孩子都不需要穿名貴的衣服,,多選擇一些深色,、棉質、耐磨,、有型有款而又不貴的衣服,,只要保證出門時干凈得體就行。在學校里把衣服弄臟,,再平常不過了,,家長千萬不要大驚小怪,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心疼衣服,。洗一洗,,第二天再換上一套干凈的衣服不就行了嗎?“穿得有型,,玩得盡興”,,這就是兒童著裝的標準。
孩子的價值觀建立最主要取決于家長,。一方面,,家長不能只教孩子穿著打扮,也要引導他做一個愛學習,、懂道理的人,。另一方面,家長自己待人接物時不要以貌取人,,更不要整天只關心買名牌和梳妝打扮,,精神空虛,,無所事事。家長和孩子要共同樹立一個觀念:把外表打理好不會吃虧,,但人的核心價值是內在的修養(yǎng),。
先做“選擇題”,再做“填空題”,。幼兒園階段,,家長可以每天拿出兩套衣服,讓孩子自己選擇要穿哪一套,。到了小學階段,,應該讓孩子自由搭配自己的服裝了,家長只要說清要去的場合就行,。孩子穿衣服這件事,,家長越早放手越好。
(責任編輯:何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