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文,原包頭市北重一中一位中學數學高級教師,、數學教研組組長,、年級組長,現為包頭市五中特聘高級教師,。從1983年開始,,她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帶三個班的數學課,,每個班都不少于80個人,;她以“輕負擔,高質量”為目標,,實施學科素質教育,,教學成果十分突出,她輔導的學生先后5次獲得全國數學希望杯競賽金牌,,并多次獲得銀牌和銅牌,,在全國祖沖之杯數學競賽和全國數學聯賽中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績,因此,,她本人獲得全國“希望杯”數學競賽優(yōu)秀輔導員,、優(yōu)秀園丁、優(yōu)秀教練的稱號,;在2006年包頭市初中升高中考試中,,青山區(qū)10多所學校前10名中有她帶出的4名;2009年她被評為享受正高級教授待遇高級教師,,包頭市名師,,內蒙古自治區(qū)學科帶頭人,自治區(qū)特級教師,。
董仲文在包頭市教育界是一傳奇人物,,九十年代末至今,每年在新學年開始前,,內蒙古包頭市北重一中校長最頭痛的事是處理來自四面八方托門子,、找關系紛紛到來的“條子”,“條子”內容大同小異,都要求把孩子安排到董仲文的班,。正常情況下,,別的老師最多帶兩個班,一個班最多50幾個孩子,,而董仲文每年要帶3個班,,每班80多人,還擋不住要進的孩子,。而與此同時,,連續(xù)十幾年,全國數學競賽,,她的學生年年參加,,年年帶回金牌。2009年全國數學競賽包頭市取得了4塊金牌,,她的學生取得2塊,。她帶的班,各門功課特別是數學均分總是遙遙領先,。一年又一年,,無論什么樣的孩子到了她的班,漸漸地都成了全面發(fā)展的好孩子,,上高中以后考上清華、北大等重點大學的也很多很多,。因此,,想擠進她的班上學成為許多孩子夢寐以求的愿望;在當地的孩子能上董老師的班,,也讓家長們很有面子,。到2002年雪片一樣飛來的條子最多時達到200多,怎么辦,?無奈,,學校只有請上級主管部門領導來參與處理……
去年,董仲文退休了,。包頭市五中搶先爭取返聘她成功,,校長親自為董老師所帶的班配備了現代化的所有講課設施。于是,,奇跡在包頭市五中出現,,這以后不到一年,各方孩子開始陸續(xù)向包頭五中集中,,各類“條子”開始向包頭市五中飛來……
到底是為什么,?董仲文掌握著什么“秘密武器”?這一切實實在在成了人們心中的謎。
幾天前,,一個偶然的機會,,記者見到這位傳奇老師:瘦高,一頭過耳的短發(fā),,說起話來蓬松的直發(fā)經常甩動,,顯出與眾不同的精干灑脫。我們談得很投機,,談她,,談她教書育人的“秘密武器”,談對在她成長過程中能夠形成“秘密武器”的那個有功的人——她的母親,。
1 “要求別人做什么自己先做好”
董仲文說,,她哪有什么秘密武器?這一切,,可能是因為她有與別人不一樣的教法,、做法,而能夠讓她形成與別人不一樣教法,、做法包括形成她獨特性格的人是她的媽媽,。此生媽媽的教導始終影響著她——
仲文的母親朱岳云出生于湖南臨湘一個農民家庭,小時候上過4年私塾,,長大后結識了中山大學土木建筑工程系畢業(yè)的父親,。1954年董仲文的父親支邊,來到了支邊所在的企業(yè)——內蒙古第二機械制造廠,。母親當時在廠里是最年輕的女黨員,,即使當時已經有了3個孩子,也從不遲到,、早退,。仲文記著,小時候母親鼓勵幾個孩子好好學習,,做完家務的她總要坐在孩子們旁邊拿起一本書看,。恢復高考后,,哥哥,、她、大弟在準備高考,,家里經常出現一個場景,,即晚飯后或是星期日,全家7口人都在看書,,包括還很小的弟弟妹妹也在看小人兒書,。那時爸爸有科研任務,,習慣了天天查資料、搞設計,,媽媽是天生愛看書,,又在不間斷地上夜校。那場景十分感人,,讓左鄰右舍贊不絕口,。她說樓上吳嬸經常下樓到她們家大發(fā)感慨,說自己家兩個孩子天天打得雞飛狗跳,,仲文家5個孩子,,家里靜悄悄的。
仲文說,,其實她不知道,,仲文家也有熱鬧的時候。1979年的一天,,剛下班的媽媽一進家門就問她們:“媽媽今天有喜事,,你們知道是什么喜事嗎?”她和哥哥弟弟都搖頭,。媽媽說她考統(tǒng)計師資格通過了,!當時已有萬人職工的二機廠只有兩個人通過,其中就有媽媽,??粗鴭寢屜窈⒆右粯优d奮的樣子,家里的孩子們都興奮地跳起來,。因為她們知道媽媽不容易,,媽媽每天早早起來為全家人做早飯,晚上做好晚飯后總是匆忙吃幾口就去上夜校,。而且她上夜校從不遲到,一直堅持了很多年,。
不過,,仲文和哥哥、弟弟有點不理解,,媽媽這又是何必呢,。直到仲文參加工作后,媽媽對仲文說:“仲文,,上班當老師了,,記著,一個女孩子,,輕易不要請假,,不要遲到早退,。”仲文知道媽媽是希望她好強。
媽媽還特別告誡她:“要求別人做什么,,自己先做好,。”此時,媽媽的這句話,,讓仲文一下子明白了,,為什么媽媽家務那么多,還要那么辛苦地去學習,?她是在做給孩子們看,,在身體力行做榜樣。
為了媽媽這句話,,開始教初中數學課的仲文,,不僅鼓勵學生好好學習,也在難為自己,。為了端出的每一碗“水”是高質量的,,也為保證自己“桶”里的水是高質量而且是滿滿的,仲文到處找一切可以找到的難題解答,,還到附近的一個個學校拜訪同行,。無論哪一家學校考試,,她會在考試后的第一時間上門要到人家的試卷,,然后拿回家分析,做出試卷分析報告,。每個周末,,她在瘋狂地做題,她說:“因為我不希望哪一天被學生問倒,。”就為這,,她做過的題真的是數不清了。
她在利用一切業(yè)余時間參加各類學習,,參加各類教師業(yè)務競賽,,參加在職研究生考試和學習,2001年她參加了內蒙古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的復習考試,,2005年在內蒙古師范數學院獲得數學教育碩士學位,。
重要的是,她也像媽媽當年影響她一樣影響她的學生,,影響她的女兒,。學生們看到她總有看不完的書,考不完的試,;女兒每天起床一睜眼,,見到的媽媽總是在看書,。她是希望同學們和女兒明白,她這個當地教學還算出名的老師,,始終沒放松過自己的學習,,學習是她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她媽媽的影響下,,她兄弟姐妹5個孩子,,工作學習都非常出色,一位留美博士畢業(yè),,另外還有3位碩士畢業(yè),,一個本科畢業(yè):仲文的女兒也很出色,先前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習,,畢業(yè)后考入美國的一所大學,,在讀碩士學位。
2 假期“計劃”是必須有的
仲文上學時家里有一景,,每到假期,,家里來的客人都會注意到,幾個孩子的床頭上都貼著自己的假期計劃,。仲文說,,她剛上小學時的第一個寒假,媽媽坐在自己的對面,,說要幫她制訂寒假計劃,。她不知該怎樣制訂。媽媽拿一張紙過來說:“很簡單,,就把每天要做的事按時間順序排個表,。”于是,在媽媽的幫助下,,仲文做出有生以來第一個計劃:1,、早晨8點起床,吃早飯,;2,、8:30收拾家;9:00寫作業(yè),;10:30休息;3,、11:00幫媽媽準備做中飯的菜,;4、下午幫媽媽拆毛褲毛衣,,看書,;5,、5:00幫媽媽準備做晚飯的菜。仲文說:看上去安排得滿滿的吧,?那時爸爸媽媽都上班,,媽媽讓我和哥哥訂計劃,目的是不讓我們出去玩,。她給我們找書,,包括小人書,還找出一條毛褲,,讓我拆,。寫完作業(yè),我摘菜洗菜,,哥哥和面做饅頭,、搟面條,,父母回來后炒菜,,讓我們站在旁邊看。與別人的母親不一樣的是,,我的母親每一天過后,,會逐項檢查,,看哪一件事沒做好。一旦做好了,,她會說:“你看這件事這么一做后不一樣了吧,?”等到稍大些,我們的假期計劃里就有了織襪子手套什么的內容,,那時,,我哥哥也跟著媽媽學(媽媽說小孩子做這樣的活聰明),學到最后,,我們織襪子遇到有坡度時都會處理,,做衣服會摳兜、上肩,。媽媽認為,,如寫作業(yè)寫累了,做家務是最好的休息,,干一會兒家務再去寫作業(yè),,效果要好。
從小鍛煉做假期計劃的好處是讓我習慣了無論做什么事都先做計劃,,讓所做的事主次分明,,提高效率。
我做媽媽后,,我讓女兒計劃學習生活,,要求她大量讀各種名著,,如《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等,當她養(yǎng)成習慣后,,善于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計劃干什么就一定干什么??嫉矫绹?,我去美國看她,她不和我們一塊去玩,,說是計劃要去哈佛,,就一定去。女兒早已形成計劃生活計劃學習的習慣,,每天上午幾點干什么,,下午干什么,都在計劃中,。
同樣,,對班里所有的學生,我也是讓她們養(yǎng)成計劃學習和生活的習慣,。接新班,,一開學我肯定會先教孩子們制訂學習生活計劃,要求具體,,不要長篇大論,。比如這學期你在課堂上是什么狀態(tài),作業(yè)達到什么狀況,,期中考試和上學期相比是什么情況,?有個叫楊軼的學生獲得過全國數學競賽金牌,后考上清華大學,,又考入美國加州大學,,在一次介紹經驗的家長會上,這孩子的媽媽說:“如果說向大家介紹經驗,,我要說我們家孩子大事小事都做計劃,,計劃訂了,就不再改變,。”這說明,,我已讓我的學生養(yǎng)成了大事小事都有計劃的習慣。比方說,還有一個月要考試了,,我就讓大家分析自己的情況,訂出有實際內容的計劃,,如有什么問題,?怎么解決?很具體,。
仲文家的弟兄姐妹們在成長過程中嘗到了計劃安排學習生活的甜頭,,不僅使每個人在各自的工作中表現得很從容和優(yōu)秀,也使他們的生活充滿情趣?,F在,,父母接連故去了,但忙碌的弟兄姐妹們在網上有個溫馨的家庭氛圍,,各自都在一個網上掛著自己的名字,。5月,幾個人開始籌劃全家人去西藏旅游,,頁面上,,大哥董平確定:總策劃董平和董紅(小妹妹),西藏方面負責董榮(大弟弟)做出在西藏旅游的計劃,,青海方面計劃由仲文做,,一個月后,大哥在網上問:西藏一行不知各位計劃做得如何,?小妹馬上在網上說:大哥,,計劃馬上貼到網上。大哥再問:青海方面的計劃怎樣,?急得仲文不顧一切,,加班加點把計劃搞出來,貼到網上,。
3 媽媽有一句話我用了30多年
仲文說:媽媽總愛說一句話:“哎呀,,太好了!”
我們按時起床,,她說:“哎呀,,太好了!我閨女(或兒子)睡晚了,,還能按時起床,。”
我們不挑食,她說:“哎呀,,太好了,!我閨女(或兒子)怎么不像別的孩子一樣挑食呢?”她會很像那么回事地問爸爸。
假期里,,我們做完作業(yè),,按照她的分工,摘菜的,,做飯的都做好了,,她一進家門會說“哎呀,太好了,!你們這么能干,,連鄰居都羨慕我和你爸爸。”
第一次收拾家,,媽媽回來就說:“哎呀,,太好了!還是養(yǎng)閨女好,。”經她這一夸,,我以后就特別愛收拾家,包括過年,,家庭布局和收拾的總策劃全是我,。
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夸獎是那么發(fā)自內心在說,,夸得有內容,,無論誰都會認為確是那么回事,所以,,家里人都希望被她夸,,沒被夸的人也心服口服。
特別是我發(fā)現她的夸獎是漸進的,,在逐步要求你,,讓你蹦一下能夠夠到。漸漸地讓你離她的目標越來越近,。如果你做不好,,她還會讓你換個做法。
仲文在以后的教學中,,也自覺不自覺地用著媽媽的方法,,有的放失、適度地夸孩子們成了她最好用的激勵辦法,。
班里有一個孩子叫劉通,,剛進班里時很淘氣,學習不用心,。分進仲文的班后,,在第一次考試前,仲文對這個孩子說:“你只要用心,成績靠近我對你的要求就行,。”孩子點頭,。結果考試成績出來,進步一大截子,,仲文馬上面對全班同學表揚他,。以后又找機會一次次鼓勵這孩子。過一段時間,,孩子媽媽給仲文打電話說:“董老師,您用了什么辦法,?這孩子變了,,不玩了,學瘋了,,每天就在看書,。”后來,劉通考上了清華大學,。還有一個學生剛進仲文的班時,,學習成績在班里排最后。仲文開始注意他,,講課時只要他有反映馬上就叫他回答問題,,答對了就表揚他,這樣逐步追趕,,一年后,,這個孩子能考80多分。幾年后這孩子如愿考上了大學,。還有一個學生理科成績差,,家長托人調到仲文的班。仲文注意到,,這個學生理科成績雖然不好,,但語文老師卻在夸他。就因為數學成績不好,,這個學生總躲著仲文,。后來,正趕上學校讓仲文在全校組織一個安全主題班會,,仲文提議讓這個學生主持班會并做朗誦,。結果是這孩子的朗誦抑揚頓挫,聲音好極了,。下來后,,仲文騎單車下班路上看到了這個學生,就下車和這個孩子一路走一路聊,說:“哎呀,,太好了,!沒想到你朗誦得這么好,你語文學得比我當年好,。我當初語文考90都很難,。”這孩子聽到老師這么夸他,感動地說:“董老師,,您放心,,今后即使我語文考最后,數學也要考第一,。”后來,,這個學生參加中考,數學總分120分,,他考了199分,。”
多少年過去了,就這樣夸著夸著,,媽媽的做法在家里形成的“潛規(guī)則”,,讓仲文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被沿用和完善著,形成了被別人認為的“秘密武器”,,并且?guī)椭谔剿髦袑W生潛質和能力教育中順風順水,,獲得家長和學生的信任。許多家長說,,孩子到了董老師的班,,課業(yè)負擔很輕,學習成績很好,,學生的自學能力很強,,學習習慣很好,根本不要家長再去多操心了,。大概這也就是學生家長爭相把孩子送到董老師班的原因,。
(責任編輯: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