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說英語 照樣愛上學
孩子沒上學,,大人還覺得挺輕松,。可真要上學了,,不免有點緊張,,因為孩子還不會說英語。盡管也教過幾個單詞,,可說到底,,斗大的字識不了一籮筐。上學的前一天晚上,,我們夫婦倆臨陣磨槍,,教了孩子一些必用的詞匯,,可根本記不住。最后,,我想了一招兒,,別的甭學了,把至關重要的“廁所”一詞學會就成,。第二天一早,,孩子穿了一身新衣服,背著新書包,,高高興興地上學了,。
下午3時15分放學。我們本以為,,一定會接回一個滿臉委屈的淚孩子,,沒想到這小家伙又蹦又跳,根本沒把和一群洋孩子在一起當回事,。第一周一切順利,,第一個月也沒問題,一直擔心孩子不愿到校的現(xiàn)象始終沒有出現(xiàn),。這反倒讓人納悶:這孩子變了嗎,?他兩歲半開始在北京上幼兒園的時候,整整哭了一個月后才一切正常,。5歲時到呼和浩特上幼兒園,,還是總不愿去。這只能說明一點:斯湯德特小學是個有樂子的地方,。
老師鼓勵玩毛毛蟲
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的英語逐漸跟了上來,作為父母自然也就放心了許多,??吹剿刻毂郴匾粋€空空的書包,語文,、數(shù)學作業(yè)最多不過是兩頁紙,,回到家三下五除二就做完了,總共用不了10分鐘,。孩子高興,,父母也就沒有了負擔。學生的各種課本是不能帶回家的,,因為那是公費買的,;學生在課堂上用的練習本是免費的,一般也不帶回家。每個學生在教室有一個自己放衣服的衣櫥以及存放書本的盒子,,老師要求學生每天必須把自己的東西整理好,。
在接送孩子之際,記者留心看了各年級的教室,,大體上是“花花綠綠一片”,,學前班、一年級的教室最花哨,,墻上有標著圖畫的字母表,、數(shù)字、地圖,、學生繪畫等等,,根本沒一塊空閑的。教室看起來似乎很亂,,但哪一項對孩子們都有用,。應該說,這種花花綠綠的環(huán)境,,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每班一般20人左右,,再多了就要分班,。美國小學強調(diào)的是小課堂,滿足每個孩子的需要,。
老師上課也不強求學生坐個什么樣,,而是隨意,甚至可以趴到地上,,只要注意聽,、不出聲就成。老師鼓勵孩子們多玩,、會玩,,同時常向孩子們灌輸一個概念:“分享”,大家一起玩,。每周有一天讓孩子們帶一件自己得意的玩具到教室,,彼此交流一起玩。
有一次,,我們帶著孩子到一個美國朋友家過周末,。女主人格外熱情,抓了一只毛毛蟲裝到了瓶子里,,作為送給孩子的禮物,,臨別時還建議拿到學校讓小朋友看。我們也就依言而行,出人意料的是,,老師大加贊賞,。而且就毛毛蟲向孩子們講了蝴蝶成長的整個過程,她還專門介紹了一家書店,,說那里正舉辦一個有關蝴蝶的展覽,,建議我們一定要帶孩子去。說實話,,記者已是人到中年,,也只是通過那天的事情才得知那種毛毛蟲變成蝴蝶要用兩周時間。
難聞朗朗讀書聲
也許有人會說,,那美國的小學不盡是玩了嗎,?其實不然,而是寓教于樂,。記者曾翻看過孩子的各種課本,,從來沒有看到有背的內(nèi)容。老師教英語,,從不要求背什么,,甚至單詞都不用背。使用的方法是:給圖畫,,選單詞,;給單詞,選圖畫,;給句,,選詞填空;默寫次數(shù)絕不超過3遍,。如此多次反復,,沒有不會的道理。
我們中國人經(jīng)常愛說的一句話是:“喜聽朗朗讀書聲”,??稍诿绹男@,十幾個孩子同聲朗讀一個東西很少見,,甚至可以說是沒有,。美國學校十分強調(diào)閱讀,但不是大聲讀,,更多的是默讀,。閱讀課外書從學前班就開始了,最早是一本書不過十來個詞,,而后再發(fā)展到幾句話,、短故事,,一直到章節(jié)小說。 學前班就有了科學課,,先是認一片樹葉,,然后是各種動物,逐漸復雜起來,。學前班開始記日記,,都在課上完成,最初畫一個東西,,隨后是寫一個詞,、一句話,慢慢地寫得長起來,。到了三年級,,就開始寫小論文了。
由此看來,,美國小學生學得太輕松,,而中國小學生學得又太沉重。如果兩者能合理地取長補短,,就再好不過了,。
澳大利亞:塞里納太太的家規(guī)
“活到老,學到老,。”這句千古不朽的名言告訴人們知識是無窮盡的,,一生都要不斷地學習。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做父母的也得這樣,。否則,,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還真手足無措。
信息時代,,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各種知識飛速傳播。孩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學習,、成長,,每天都能獲得新的知識和進步。我女兒在澳大利亞的學校讀書,,在她的知識海洋里,,東西方文明相融。她的言談舉止無不透著點兒文明,??吹竭@一切,,我心里高興。
女兒畢竟是個尚未成年的孩子,,對大千世界里眼花繚亂的種種新,、奇、怪的東西缺乏辨別力,,會受那些東西干擾而偏離學習目標,。這就需要父母的引導。然而,,從傳統(tǒng)模式中走過來的父母來教育信息時代的孩子,,談何容易?,!在女兒眼里,,父母光知道聯(lián)合國不行,你還要知道“飛兒樂隊”是什么,;你不但要了解布什,,還要知道“寶兒”是誰。不然的話,,她會覺得你什么都不懂,,你和她思想交流的平臺就會產(chǎn)生溝壑。甚至坐在沙發(fā)上時,,她的手就不再搭在你脖子上了,,與你保持距離。這樣,,你還如何對她進行教育,?
我常覺得對于未成年子女教育無從開口,無處下手,。在黔驢技窮又無助的情況下,,我不禁會想到自己的未成年時代。那個時代,,我父母以一根棍棒,,一句就解決問題。在讀書期間,,稍有情況,,父母就會說:“不好好學習,那就只能一輩子面對黃土背朝天,。”實在不行,,再來上幾棍。現(xiàn)在的孩子,,你跟她講自己像她這個年齡的時候,,學習條件差,,但知道用功,希望她珍惜如此好的條件,,刻苦學習……她會回答,,時代不同了,沒有可比性,;你說不管什么時代都應該刻苦學習,,她會應道,父母與孩子之間有代溝,;你告訴她學習語言要多看,、多讀、多寫,、多背,,她會說,現(xiàn)在沒人那么傻讀書了,;你要求她放學早回家,,她會跟你說,應該多一點自由,。你再多說什么,,她就會說,中國的父母就是那么跟不上時代,,就是那么土,。
中國孩子的父母真是太土了嗎?鄰居塞里納家有兩個女兒,,與我女兒同齡,。每次見面,兩個女孩都熱情打招呼,,非常有禮貌,。洋人教育孩子可能真有絕活。碰面的時候,,我總是與塞里納夫婦聊聊孩子的教育問題,,希望從他們那里取點經(jīng),。“難啊”,,塞里納太太深有體會地說。“她們認為自己什么都對,,自己什么都好,,外面的什么也都好,唯有自己的父母什么都不好,。對于家庭的管教,,她們有一千個理由不接受,!”看來,洋人在教育孩子方面也與中國人有同樣的苦衷,。有什么辦法,?塞里納太太答了四個字:“家有家規(guī)。”她的家規(guī)歸納起來還真有不少條:
1,、孩子要尊重和熱愛父母,,每天早晨離家上學時,必須與父母相吻,,說再見,,放學回家時,必須向父母問好,,再與父母相吻,。這樣有利于加強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和愛心。
2,、孩子必須讓父母熟知在學校的學習,、師生及同學關系等情況,以便父母有的放矢地與校方溝通,,把握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情況,。
3、孩子要學會待人接物,。家里來朋友或客人時,,孩子必須上前打招呼,并且招待朋友或客人茶水或咖啡,。朋友或客人走后,,孩子收拾并清洗杯具。
4,、孩子必須學會理財和珍惜衣物,。父母每周給孩子一定的零用錢。孩子對零用錢要有計劃地使用,。每筆開支都要有票據(jù),,周末交父母審查。如有開支不合理情況,,必須聽取父母意見,,保證在以后不出現(xiàn)類似情況。否則,,扣發(fā)下周零用錢,。放學后不得穿著校服下廚房,不得穿著校服或正裝去遛狗,。要愛惜貴重衣物,,遛狗或出門散步時,,必須換上便裝。 5,、孩子要主動培養(yǎng)生活能力和責任感,。早上,孩子自己聽鬧鐘起床,。自己做早餐和準備午餐盒飯,。另外,留出足夠的時間趕校車或公共汽車,。除身體不適等特殊情況外,,父母不接送孩子上下學。
6,、保持室內(nèi)整潔,。周一至周五上學期間,孩子起床后要將床鋪整理好,。如果發(fā)現(xiàn)沒這么做,,放學后接受到湖邊跑一個小時的懲罰。塞里納太太講到這點時,,特別跟我說,,懲罰,但不傷害她們,。讓她們出去跑對她們身體還有好處,。周末,孩子起床后不但要整理好床鋪,,還要打掃整個房屋和洗車,。兩個孩子,分工進行,。
7,、孩子18歲生日之前,只有男同學,,不得有男朋友,,不得與任何男孩子約會,晚間不得出門,。參加同學生日聚會必須提前告訴父母,,由父親或母親陪同前往。塞里納太太說,,這些未成年的女孩子,,看到任何一個男孩子都覺得他像王子似的。這樣可危險,。她說,,兩個月前,大女兒去參加一個男同學的生日聚會,。她堅持要陪大女兒一塊去,。結果,大女兒對此十分不滿,,故意說話氣她:“我18歲生日那天就找個男朋友結婚,,一天都不跟你多呆。”塞里納太太說:“好啊,,反正你現(xiàn)在還不到18歲生日,。”
時間久了,我女兒與塞里納一家成了好朋友,,對塞里納太太的家規(guī)也非常了解?,F(xiàn)在,家庭教育還算順利,,土的再加些洋的,,她似乎都能接受。
由此看來,,在對未成年子女的教育過程中,,我們傳統(tǒng)的東西有著十分寶貴的價值。只要我們做父母的注意知識更新,,注意與子女溝通感情,,我們的教育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