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之一——積極選擇
1,、經(jīng)常對孩子講事情的兩面性,,讓孩子懂得任何事情都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
2,、用積極的眼光看待孩子,,賞識他們的長處,并告訴孩子積極看待問題的好處,,讓他們對積極的選 擇有切身體會,。
3、對孩子存在的短處,,要客觀看待,,甚至積極看待,相信孩子會越來越好,。
4,、當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告訴他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解決問題,。
5,、在家里營造輕松愉快的生活環(huán)境。
好習慣之二——獨立是前提
1,、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力,。
父母們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能夠獨立的,同時又要在生活中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讓孩子們?nèi)グl(fā)現(xiàn)自己的能力,。您可以制定一些小的,、容易實現(xiàn)的目標,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感受到獨立的快樂,。
2,、能放手的時候盡量放手。
天冷的時候,,父母們不要先對孩子說“該穿大衣了”,,而是要讓孩子自己在感受中學會加衣服。為了孩子的獨立,,有時候父母不要對孩子無微不至,。
3、尊重孩子的選擇是讓孩子獨立的前提,。
籃球健將喬丹的母親曾經(jīng)深有體會地說,,最棘手,、最不放心的問題,是允許兒女不按我為他們確定的發(fā)展道路而獨立決定自己的夢想,。“這也恰恰是天下多數(shù)父母都擔心的問題,。可是,,要想讓孩子真正獨立,,父母一定要沖破這一關(guān),這是孩子獨立的關(guān)鍵所在”,。
4,、讓孩子有獨立的思想。
獨立的行為來自獨立的思想,,孩子的想法與父母不同時,,父母不要急于否定他們的想法,而是要問他們?yōu)槭裁催@樣想,。仔細聽聽他們的陳述,,讓孩子獨立表達自己的見解。
好習慣之三——強烈的責任心
1,、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在家庭中有意識地給孩子布置一些適當?shù)?、力所能及的任?wù),,如打掃衛(wèi)生、負責給花草澆水等,,看他能否完成,,完成了立即加以鼓勵。
2,、聽取孩子對家庭生活的建議,。
經(jīng)常和孩子講講家里的花銷添置、人事來往,,并請孩子談?wù)勛约旱目捶?,或者請孩子出主意想辦法。當父母經(jīng)常聆聽他們的意見,、采納他們的有價值的建議的時候,孩子就會心中油然而生對家庭的責任感,。
3,、讓孩子學會自我服務(wù),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你還小,。”“你不懂,。”“你不行。”而要給孩子一定的鍛煉機會。
孩子們的成長速度是驚人的,,遠遠超出成年人的想象,。成年人認為孩子不能做的事,可能孩子已經(jīng)完全有能力駕馭,。因此,,父母們要盡量給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這樣孩子便可以在自我服務(wù)中增強責任心,。
4,、強調(diào)做事的結(jié)果,使孩子養(yǎng)成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認真,、做得出色、做得卓越的自我要求,。
5,、父母不要輕易給孩子許諾什么,給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符合他的年齡特點,,否則孩子容易養(yǎng)成說了不算,,算了不說的壞習慣。
好習慣之四——持之以恒的毅力
1,、給孩子訂立一些具體的目標,,每天堅持去做,并及時鼓勵他們,。
2,、當孩子堅持做一件事取得一定成效時,給他們一個獎勵,。獎勵未必是物質(zhì)的,,可以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或者給孩子做一個進步記錄,。
3、從容易培養(yǎng)的習慣開始,,逐漸培養(yǎng)孩子的毅力,,這樣慢慢就可以達到持之以恒。
有的父母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長性,,做事不夠堅持,,也有的父母認為毅力就是天生的東西,是沒有辦法培養(yǎng)的,,因此只能“望孩子興嘆”,。其實,,毅力完全可以培養(yǎng)出來,而培養(yǎng)習慣正是增強毅力的好辦法,,可以說,,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毅力會在習慣的培養(yǎng)過程中逐步產(chǎn)生,、增強,;逐步產(chǎn)生、增強的毅力反過來又可以強有力地促進習慣的培養(yǎng),。
好習慣之五——充滿自信
1,、自信和自卑往往一念之差。
如果一個人善于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看待自己,,就容易自信,;如果總是用消極的心態(tài)去看自己,則容易自卑,。因此父母要在這方面多引導,,幫助孩子看到事情的積極一面。
2,、自信在于積累,。
把一件事做成功就容易增加自信,把一件事做失敗,,就容易增加自卑,。所以,建議父母們不要給孩子設(shè)立不切實際的奮斗目標,,那樣非但不能幫助孩子成功,,反而會打擊孩子的自信。
3,、培養(yǎng)孩子的釘子精神,。
釘子之所以能釘在堅硬的墻里,一是因為它很尖,,也就是目標不很大,;二是因為釘釘子的時候,我們使用的是榔頭,,就是用的力很大,。如果我們不是用榔頭釘釘子,而是用拳頭砸搟面仗,,就一定釘不進去,,因為目標太大,用力太小,。父母也要給孩子講些類似的道理和故事,,讓孩子懂得做事的目標和力量之間的關(guān)系,并用釘子精神去處理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故,。
4,、要讓孩子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世界上的每樣東西,,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和用處,,因此而組成了大千世界。父母要給孩子講這樣的道理,,也可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讓孩子看看山水花草。告訴孩子山有山的偉岸,,水有水的潺潺,,花有花的芬芳,草有草的綠茵,。父母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及與眾不同的特點,,并及時發(fā)揚光大他們的特點。
好習慣之六——懂得尊重
1,、尊重的重要特點是給人發(fā)展的機會,,張揚每個人的個性。
因此,,無論是自尊還是尊重他人,,都需要我們不用固定的模式去看待人,要求人,。相信每個人的行為都有自己合適的理由,。
2、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總是把孩子看成被教育的對象,,給孩子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這樣,,就意味著父母在給孩子做出榜樣,,讓孩子懂得什么是尊重。
3,、尊重別人的勞動,。
尊重人,不僅要尊重每個人的想法,、人格,,還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比如,,當他人把地掃干凈時,,你是否懂得愛惜,;當朋友請你吃飯時,你是否懂得感謝……
4,、尊重不同階層的人,。尊重強調(diào)的是每個人的生命體驗,既然是每個人的,,就說明每個生命都可以有不同的體驗,。因此,在面對弱勢群體的時候,,要告訴孩子平等地看待他們,,以心和他們交流,而不僅僅是憐憫和施舍,。
5,、尊重的前提是民主,因此父母要盡可能地在家庭中創(chuàng)造民主的環(huán)境,,這是無聲的培養(yǎng),。
好習慣之七——保持誠信
1、父母以身作則,,言行如一,,對同事,對朋友,,對鄰居,,對孩子講究誠信,講話要誠實,、有信用,。
2、如果出現(xiàn)了問題,,父母不要推卸責任,,也不要教孩子推卸責任。
責任其實是和信譽聯(lián)系在一起的,,如果責任在孩子身上,,抓住這個教育機會,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3,、給孩子建立一個“信譽存折”,每次孩子做了誠信的事,,都要在上面記上一筆,,這樣就相當于給孩子一些鼓勵。時間久了,誠信的習慣就會慢慢養(yǎng)成,。
4,、不存僥幸心理,不貪小便宜,。
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要告訴孩子不貪小便宜,任何一次小便宜都會毀掉你的信譽,。誠實地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身邊的人也會同樣以誠信來回報你,。
好習慣之八——利人利己
1、父母在家里盡量找一些大家都感興趣的事情做,,大家有興趣,,對大家都有利,做得高興,,玩得快樂,,讓孩子體會“利人利己”的價值。父母不要僅僅考慮孩子的興趣,,還要把自己的興趣加進去,,讓孩子學會考慮父母的愛好和利益。
2,、找一些損人利己,、損人害己的報道拿給孩子看,及時與孩子討論,,分析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讓孩子說說怎樣做人最適合。
3,、到市場上買了一件孩子喜歡的東西,,就要讓孩子明白買賣成功的原則就是利人利己,我們得到了喜歡的東西,,商人賺了錢,。如果讓商人賠錢,他肯定不會把東西賣出去,。
4,、在孩子和朋友交往的過程中,鼓勵孩子為他人考慮,??梢韵葟纳磉吶俗銎穑热鐬楦改钢?,為爺爺奶奶著想,,為同學著想等等,。
好習慣之九——善待他人
1、善待他人就要學會了解人,。
有的父母常常說:“我實在不了解我的孩子,,因為他太不聽我的話了!”實際上,,這樣的話在邏輯上是不通的,。應(yīng)該說,父母要了解孩子,,首先要聽孩子的話,,聽多了就會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他希望什么,,埋怨什么,,需要什么。因此,,建議父母蹲下來和孩子平等對話,,同時也要教孩子學著去了解周圍的人,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周圍和自己生活環(huán)境不同的人,。
2,、善待他人就要學會欣賞人。
一位專家曾經(jīng)談到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他說有一次中外孩子舉行測驗,,測驗后的分數(shù)讓孩子分別拿回家給各自國家的父母看,結(jié)果中國的父母看了孩子的成績后,,有80%不滿意,,而外國的父母則有80%表示滿意。而實際成績怎樣呢,?實際上,,外國孩子的成績還不如中國孩子。這說明中國的父母習慣用挑剔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看待別人和世界,。而外國的父母習慣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看待別人和世界,。所以,,建議父母們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并教會孩子要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真誠贊賞他人,。
3、善待他人就要學會關(guān)愛人。
這是善待他人最重要的一點,。教育的重要秘訣也是愛,,我們常常說要愛得孩子不好意思犯錯誤,也是這個意思,。父母要讓孩子懂得怎樣去愛長輩,,愛同學,愛老師,。
(責任編輯:何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