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最初遇到的金錢問題,體現(xiàn)為購買東西的欲望,。從剛剛會走開始,,他就會要這要那——吃的、玩的,,等等,。這個時候他還不知道金錢到底是什么,他認為金錢就好像是從父母口袋里冒出來的,,可以用它換來很多好東西,。
因此,父母對男孩進行的第一項金錢教育,,就應當是——告訴他,,錢是怎么來的!
如果此時,父母對孩子不進行必要的金錢教育,,只是一味地滿足孩子的要求,。長此以往,在孩子眼中,,父母就會成為無限提款機,,他們甚至會對父母說:“沒錢,就去銀行取啊!”在他們看來,,只要自己需要,,父母就會像變戲法一樣拿出錢來……這類孩子長大后,不僅會缺少賺取金錢的能力,更會嚴重缺乏感恩的心態(tài),,一味向父母索取,,而不知回報。
每個孩子都是天性善良的,,在沒有受到教育和影響的時候,,孩子的大腦就像一張白紙,必須加以正確引導,。而引導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帶領你的男孩一同去“消費”!
小明要上幼兒園了,爸爸媽媽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理財意識,,決定帶他一道去交學費,。在交學費的路上,小明像很多小朋友一樣,,他歪著腦袋問父母:“為什么要把這么多錢交給幼兒園呢?”
爸爸媽媽于是順著問題,,給他講上學要交的這些錢主要是用于支付幼兒園教師的工資,用于買玩具,、學習用品,,用于買飲料、水果,,還用于給小朋友修建玩耍的場所,。同時,爸爸媽媽又給他講,,這些錢是他們工作得來的,,跟幼兒園的教師一樣,他們只有通過工作才能獲取金錢,。
雖然只是交學費路上的簡單對話,,卻可以讓幼小的孩子明白了這樣兩個重要的問題:
一、為什么交錢才能上幼兒園,。
二,、讓孩子意識到,錢是一種貨物之間等價交換的中介,,是需要付出勞動才能得到的東西,,并不是憑空就有的。
給父母的建議
男孩的特性之一,,就是自控力不強,。于是,很多男孩在無形中就養(yǎng)成了花錢隨便和愛跟別人攀比的不良習慣,。
一位父親就曾沉痛地反思道:
一次,,家里發(fā)生了意外事件,財產幾乎損失精光。就在我和孩子的媽媽一籌莫展的時候,,兒子卻對我說:“爸,,明天是我們班長的生日,他和我特好,,給我300塊錢,,我請他到卡拉OK包廂過生日,。”
兒子的話,,使我驚愕。區(qū)區(qū)小孩,,竟然要拿錢給同學包包廂過生日?兒子的消費觀念,,令我擔憂。我說:“兒子,,咱家最近出了意外,,你是知道的,爸爸哪有錢給你請同學過生日?再說,,同學過生日,,你為何非要請他到那種場所消費?”兒子不以為然:“我知道你最近沒錢,可300塊總拿得出吧,。再說,,請班長過生日,我是想讓別的同學看看,,我們哥們多酷多帥,。”
聽著兒子理直氣壯的回答,我只有哀嘆不已!
面對家庭困境,,兒子不僅不聞不問,,而且還理直氣壯地跟父親要錢去消費。想必故事中的父親此時一定會悔恨不已,,后悔自己之前的無度給予,,后悔自己之前沒有及時對孩子進行適當?shù)睦碡斀逃?/p>
生活中,像故事中的孩子一樣,,不理解父母的苦衷,、貪圖虛榮、講究排場的孩子并不在少數(shù),。究其原因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之所以會形成這種不良的消費習慣,其根源就在于,,孩子并不知道金錢來之不易的道理,。
因為不知道金錢的獲取是需要付出辛勞的,所以孩子學會了不珍惜;因為不清楚父母為這個家庭承擔著多大壓力,所以孩子學會了不理解;因為不了解生活殘酷與現(xiàn)實的一面,,所以孩子感覺不到自己的生活多么幸福……
所以,,身為父母,就應運用自己的智慧,,幫助孩子正確認識金錢,,珍惜并尊重大人為此付出的勞動,進而養(yǎng)成從小節(jié)約的好習慣,。
方法一:帶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
父母每天都會對自己的男孩說:“兒子,,爸爸(媽媽)上班去了”;每到月末,父母也都會拿回為數(shù)不少的工資,。孩子尚且稚嫩的思維,,還不能明白“工資”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他們對工資最直接的感受只能是,,爸爸媽媽用工資為自己購買了自己喜歡的東西,,滿足了自己的需要,所以工資是個好東西,。于是,,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將目光聚焦在金錢之上,而忽略了父母在工作中的辛勞付出,。
所以,,不管孩子的年齡有多大,父母最應做的一項理財教育就是——帶兒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看看,。
一天,,兒子對我說:“我們同學都騎××牌電動車,不到2000塊,,爸你也給我買一輛吧,,要不我那老土的自行車太沒面子了。”聽完兒子的話,,我驚詫無語,,怎么在兒子的口中,錢就像大風刮來似的呢!妻子每月工資只有800元,,勞動強度特別大,,我決定帶兒子到妻子打工的工廠,讓兒子感受一下媽媽掙錢的辛苦,。
到了工廠,,我問:“媽媽工作苦不苦?”兒子沒說話,只是點點頭,,看得出他有所感受,。我又問兒子,,你媽一天掙20幾塊錢,你卻一張口就要一輛上千元的豪華電動車,,媽媽要干多少天這樣勞累的活,,才夠買你要的那輛電動車?兒子雖然不說話,但眼眶里含滿了淚水,。
只有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工作是多么辛苦,,他才會明白金錢的來之不易,才會明確地知道金錢是從何而來的,。正如某位哲人所說的:“要讓你的孩子知道,,你付出了代價,才擁有了現(xiàn)在的生活,。”
值得特別提醒的是,,即便是一些金錢無憂的家長,,也應當在生活中施行這一教育方法,。要知道,即使你可以讓孩子永遠遠離缺少金錢的煩惱,,但再多的金錢都不能給予孩子一顆感恩的心!
孩子看到你的付出是汗水,、是辛勞,而非單純的金錢,,才會更加地敬你,、愛你!
方法二:讓不諳世事的男孩體味到你的辛苦
當你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時,你頑皮的孩子很可能會纏著你陪他玩,。此時,,你會怎樣回答他?
“媽媽(爸爸)很累,自己玩去!”
“媽媽(爸爸)很累,,因為媽媽(爸爸)想在六一兒童節(jié)為你實現(xiàn)一個心愿,。所以,媽媽(爸爸)要辛苦地工作賺錢,。你能給媽媽(爸爸)捶捶背嗎?”
很顯然,,前一種回答實在很糟糕,因為你忽略了孩子的心情,,他多么想念一天沒見面的媽媽(爸爸),,多么想在你的身邊撒撒嬌啊,但是你打碎了孩子的夢想,。
后一種回答則一舉兩得,,你不僅告訴了孩子,你為什么這么辛苦,、為什么不能陪他玩,,而且告訴了孩子,,媽媽(爸爸)賺錢很辛苦,讓孩子體會到你的辛苦,,為你捶捶背,、揉揉腰。這樣,,既告訴了孩子掙錢不易,,要體會大人的艱辛,而且密切了孩子和你之間的感情,。
方法三:讓男孩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男孩看到別的小朋友有鋼琴,,他也想要,于是整天纏著媽媽說這件事,。聰明的母親沒有立刻滿足他,,她不想讓兒子成為呼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小皇帝”,。在她確認了兒子對學習鋼琴的確有興趣后,,她認真地告訴兒子:“鋼琴很貴,要用掉好多好多的錢,,媽媽要認真地工作一段時間,,把錢攢夠后才能給你買,你得等一等,。”
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兒子一直記著媽媽的話,當他再次向媽媽提到這件事時,,母親故意面露難色,,十分抱歉地對他說:“對不起,鋼琴實在是太貴了,,媽媽還沒有攢夠錢,,你能不能再等一等呢?”兒子雖然有點兒失望,但還是答應了媽媽的請求,。
到了向兒子履行諾言的時候了,,媽媽拿出3萬元錢,故意叫工作人員將它們換成每張10元面額的,,然后將一大堆錢帶回家擺在兒子面前,,告訴他要花這么多錢才能買到一架鋼琴。孩子看到面前的這么多錢,,驚訝得張大了嘴,。
就這樣,兒子通過媽媽的苦心,,理解了一架鋼琴的價值,,他不僅很自覺地愛護這架鋼琴,,并且非常認真地學習鋼琴,因為這是媽媽辛苦工作很長時間,,用“很多很多”的錢買來的,。
這位母親是聰明的。對于孩子來說,,買一件東西究竟需要多少錢,,他是沒有概念的。但當一大堆具體的錢放在他的眼前,,他就會突然醒悟,,原來要購買的這個東西如此珍貴。這樣一來,,孩子不僅學會了懂得珍惜,,更學會了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責任編輯:林桂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