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傷害死亡已經(jīng)是導致兒童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家是嬰幼兒主要的活動空間,,但是卻處處潛藏著危險,想要避免意外傷害發(fā)生,,事先預防就須父母多費心考量,。
·撞傷、墜落
高層樓房逐年增多,,有的陽臺,、門窗、樓梯缺乏保護裝置,,兒童墜落事故有增多趨勢,。小兒好奇心強,喜歡爬高,,有的父母沒有防護意識,,常常讓其獨自玩耍,還有的父母外出將小兒反鎖房中,,孩子由于恐懼由陽臺或窗口翻出造成墜落,。嬰幼兒在家中還容易發(fā)生的意外傷害就是碰傷、撞傷,,不管是客廳,、廚房、樓梯,、浴室,,對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幼兒來說,處處都潛藏著危機,。幼兒爬上沙發(fā)卻不知道如何爬下沙發(fā),,撲通一聲就滾了下來,,若是小小的碰傷還好,但若是不小心撞到頭,,那后果就不堪設(shè)想了,。
最易發(fā)生意外的地點
◆ 客廳桌角和地板
◆ 欄桿、樓梯注意設(shè)計
◆ 廚房,、餐廳小心燙傷
◆ 不讓幼兒單獨在浴室
第一時間急救方式
當幼兒從高處跌落,,父母一開始得先看跌倒的部份是不是有明顯的外傷,接觸的部位是否有紅腫或是瘀傷的情形產(chǎn)生,。
幼兒會不會因為撞擊到頭部,,而造成腦震蕩或是顱內(nèi)出血?一般來說,,發(fā)生腦震蕩的機會相當?shù)?,父母應該先觀察孩子是否有惡心或是嘔吐的情形發(fā)生,意識是否清楚,,先自行觀察3~5天,,發(fā)現(xiàn)不舒服的癥狀,再盡快將幼兒送醫(yī)治療,。
·窒息死亡
導致窒息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誤食,,由于誤吸黃豆、碎花生米,、腰果,、豆芽,硬幣,、玩具零件,、紐扣和筆帽等而導致窒息的兒童意外事件可謂是五花八門。與此同時,,由于蒙被,、捂熱而造成窒息的意外傷害也是窒息死亡的另一主要原因。有些父母給1歲左右的小嬰兒睡覺時蓋上很厚的被子,,結(jié)果夜間衣被蓋過頭部,,因供氧不足,發(fā)生窒息死亡,。
兒童了解世界,,除了用眼看、用手摸,,還喜歡用嘴嘗,,因此誤服而導致窒息是意外傷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作為父母務(wù)必要將這些物品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同時嚴格保管零碎雜物,,孩子獨自玩弄小零件的時候,一定要有旁人看管,,避免誤食,、窒息,;另一方面,,禁止孩子在奔跑或講話時進食,避免異物進入兒童氣管而導致窒息,;冬季睡覺時,,父母給孩子蓋衣被不要蓋過頭部,不要使用太過松軟的枕頭,,以消除睡眠環(huán)境中存在的潛在危險,。如果發(fā)生窒息,應立即取出窒息物,,送醫(yī)院急救,。
·誤服藥物 孩子中毒
“安全瓶蓋”是父母最忽略的危險物品。教導幼兒如何轉(zhuǎn)開安全瓶蓋,,本意相當好,,但是有可能造成寶寶的意外傷害。
教會幼兒開安全瓶蓋,,以后寶寶就有可能自己去開啟藥罐或是其他危險物品,,誤服化學藥水、藥物等發(fā)生中毒的,,多見于0~4歲兒童,。毒物有氟乙酰胺類滅鼠藥、有機磷農(nóng)藥,、魚膽等,,此外還有煤油、汽油,、油漆等,。專家認為,兒童服入有毒的東西多是大人管理不善所致,。因此,,父母一定要管好家中的有毒物質(zhì)。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小兒中毒是由于不正當要求未被滿足,,或心理壓力過重而有意服毒,這是兒童中毒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正確的做法是,,除了將家中的危險藥罐或是有毒的物質(zhì)收藏在幼兒不易拿到的地方,,等到小孩夠大,可以辨別何種東西可以使用,、何種東西無法使用時,,再教導孩子正確的技能。
·玩插座被電流擊傷
如今,,家用電器多了,,兒童在家看管不當,發(fā)生觸電等意外傷害也不少,。有些孩子調(diào)皮搗蛋喜歡玩電線插座,,將鑷子等金屬器具插入電插座雙孔里,因為短路,,身體被強電流彈出,。隨著手機用戶普及,還有不少孩子喜歡玩充電器,,這些都是可能發(fā)生觸電事故的隱患之處,。
預防兒童觸電的意外傷害,主要靠父母在平時加強教育,,同時要加強監(jiān)管,。比如打火機、電熱器,、充電手機等不要放在兒童拿得到的地方,,電源開關(guān)尤其是插座也不要讓兒童觸摸。對于家電的電源線,,更不要亂接亂拉,,這樣可減少觸電事故的發(fā)生。選購電動玩具時,,要注意辨明生產(chǎn)廠家,,特別注意電玩的設(shè)計和安全性,這樣可以大幅降低兒童觸電概率,。
對于嚴重觸電的意外傷害,,首先應搶救窒息,用嘴吹小兒口鼻,,同時注意小兒胸部是否隨之起伏,,如無起伏則用手把小兒下頷托起,使頭向后仰,,吹氣時要使小兒的胸部連續(xù)起伏,,直到恢復自主呼吸為止。同時,盡快聯(lián)系急救中心,,送醫(y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