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4歲的女兒從幼兒園回來,奇怪地問我:“媽媽,,我是從哪來的?”我問她,,怎么會問這種事。女兒說:“別的小朋友都知道自己是從哪里來的,,就我不知道,。佳佳是她爸從河邊揀來的。甜甜是他媽媽從郊區(qū)拾來的,,小朋友都很瞧不起他們,,說他們不是爸爸媽媽親生的。他們都哭得很傷心,。惟獨小剛說,,一個響雷震裂了門前的一塊大石頭。他就蹦了出來,,大家都羨慕他,,說他將來能成孫悟空。”
“媽媽,,我到底是從哪來的?我真怕不是你們親生的,。”
女兒問得那么迫切、那么認真,,看得出,,她內(nèi)心對“揀來的恐懼很深很深。我深受感動,,忙把女兒摟在懷里說:“丹丹是爸爸媽媽親生的,,一點不會錯!媽媽還知道,佳佳,、甜甜和小剛都是他們的媽媽親生的,,不要聽他們胡說。”
“那為什么他們的爸爸媽媽要撒謊?”“媽媽,我就要知道自己是怎么來的!”
的確,,好奇心促使著他們,,越是奇怪、神秘的,,他們就越想知道,。為了讓女兒不再糾纏,我給她做了恰如其分地科學解釋,。
“孩子,,你是爸爸和媽媽結婚以后,在媽媽肚子里長成的,。你在媽媽肚子里住過10個月!”
“那我為什么不記得?”
“因為那時你很小很小,,最初小到眼睛都看不見,只是一個細胞叫受精卵,,后來它開始分裂成2個,、4個、8個細胞……,,逐漸生長起來,,這就叫胚胎。再以后就長出了頭頸,、身體和四肢,,形成了‘胎兒’,媽媽肚子里有一個專給胎兒準備的‘房子’叫子宮,,你就在那間房子里住了10個月,,長成一個6斤多重的孩子才生出來。”
女兒聽得很驚奇,,睜大了眼睛,,似乎感到不可思議??伤詈?,突然醒悟過來說:“媽媽,是不是我也是像咱家的大貓生小貓那樣,,生出來的?”
這正是我感到難于細說的地方,,不料女兒用一個比喻給講清了。
我忙說:“說的對,,好多動物都是一樣的,,在媽媽肚子里長大的叫‘胎生’:由蛋孵出來的叫‘卵生’,像小雞,、小鳥,。”
女兒琢磨一會兒,,又問:“那我和爸爸有什么關系呢?你不和他結婚,就不能生我嗎?”現(xiàn)在的孩子實在太聰明了,。馬馬虎虎應答是過不了關的。
“女兒問的有道理,,沒有爸爸是不行的,。最初那個單細胞,有媽媽的一半,,還要有爸爸的一半,,才會成為一個完整的受精卵,才會成為一個新生命,,開始生長起來,。”
“爸爸怎么會給你一半?”女兒童真的要打破沙鍋問到底。
“這就是為什么要結婚了,。結了婚,,爸爸和媽媽就成了最親愛的人,爸爸才舍得把那一半給媽媽;只有結婚,。才說明兩個人決心把生下來的孩子共同養(yǎng)大成人,。我和你爸爸都有養(yǎng)育你的責任,你長大了,,也有孝敬媽媽和爸爸的義務,。”
女兒緊緊摟著我的脖子說:“媽媽,我是你身上掉下來的肉,,我更愛你了!”
正好老公進來,,女兒又去親她爸爸說:“爸爸,我也有你的一半,,我更喜歡你了!”
老公好半天才轉過神兒來,。
從孩子的性問題,我們可以看出,,如今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現(xiàn)在少年兒童的性發(fā)育已經(jīng)明顯提前。事實上,,現(xiàn)在的孩子向你提問“我從哪里來”這個問題的時間提前了,。而我國對少年進行性教育則相對滯后,因此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由于性知識缺乏而引發(fā)的荒唐事,。
當然,,我們中國人講含蓄,像外國人那樣動不動就把“性”掛在嘴上,,很多人接受不了,。大人之間談話都很少涉及這方面的內(nèi)容,,更何況是跟剛懂事的孩子呢?因此,在我國,,父母與子女間對性話題多半采取回避態(tài)度,。
也許你會認為,青春期以前的幼兒是“無性”的,,因此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對有關“性”的問題產(chǎn)生興趣,,就會大驚小怪。
這是由于缺乏科學知識而產(chǎn)生的偏頗之見,。其實,,性也是一門科學。當孩子有這方面的求知欲望時,,作為家長,,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結合科普刊物,用最形象,、最通俗的方法,,把科學的答案告訴小寶寶,讓他們增長知識,、健康成長,。
當然,不回避孩子的提問并不等于和盤托出,,一定要把握好“度”,,讓孩子既能聽懂又適可而止。這樣當孩子問你性問題時,,你一定能夠通俗地,、科學地回答他了。
(以上內(nèi)容僅授權39健康網(wǎng)獨家使用,,未經(jīng)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蔡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