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半~3歲 寶寶
寶寶的音樂世界:
寶寶的音樂世界就像打開了一個大窗戶,比起之前被動接受音樂,,現(xiàn)在,,他可以自編自演了,。也許有的媽媽認為,那不如從現(xiàn)在才開始培養(yǎng)寶寶的音樂感悟能力,,這就錯了,,有了堅實的基礎(chǔ),寶寶就會進步得快,。
寶寶,,大聲說出你聽到的音樂:
1 音樂里一樣有色彩、情景,、人物,,尤其是朗朗上口的兒歌,更是一個小小的童話故事,。在唱歌時,,有時寶寶在和布娃娃玩時,無意識里會唱相應(yīng)的歌;哄娃娃睡覺時,,會唱從媽媽那里學(xué)來的《搖籃曲》;在看到蛋糕時,,他會想起生日歌這是相輔相成的,音樂與他的生活已經(jīng)緊密地聯(lián)系了一起,,也就是說,,音樂在寶寶的心里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形象。
2 在網(wǎng)上下載兒歌FLASH動畫,,為歌曲量身訂做的動畫,,會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情景示范:
暉暉媽媽平時就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能力,,她相信寓教于樂有更好的收效,,何時何地唱什么歌,聽什么曲子,,都是有講究的,,相應(yīng)的場景會讓寶寶對音樂理解更深,像春天來時,,媽媽就會教他唱《小燕子》,,然后由小燕子說開去,春天都有些什么景致,,寶寶很容易地就記住了春天的特點,。
3歲~4歲 寶寶
寶寶的音樂世界
寶寶腦子里裝的音樂已經(jīng)快數(shù)不上來了,上了幼兒園后,,老師教的情景表演更讓寶寶對音樂的理解上了一個臺階,。而通過媽媽的早期準備工作,寶寶累積的音樂能力開始進入爆發(fā)期,也能更好地和媽媽配合音樂游戲,,享受音樂帶來的樂趣,。
寶寶,大聲說出你聽到的音樂:
1 幼兒園里常利用小型的音樂劇,,把一首歌變成一次角色表演,,媽媽也可以在家中應(yīng)用這種辦法。
2 在聽一首新歌時,,媽媽可以先讓寶寶了解歌詞,,或者編一個相應(yīng)的故事,當寶寶學(xué)會唱之后,,讓寶寶復(fù)述出來,,這樣反復(fù)加強他的畫面感受。有新的歌時,,嘗試著讓他獨自去理解,,不要急于去糾正他的想法。他對所聽到的有他自己的理解,。
情景示范:
因為寶寶最近對動畫片插曲特別感興趣,,媽媽特意買回了一盤碟片,在聽《小鯉魚歷險記》里的歌曲時,,媽媽就開始問寶寶一些與劇情有關(guān)的內(nèi)容,。雖然歌曲里只提及了小鯉魚泡泡,但寶寶卻滔滔不絕地說起了泡泡另外三個好朋友雙面龜,、阿美和阿酷,。媽媽利用這種方式,通過插曲,,讓寶寶敘述劇情,,既記熟了歌,,又提高了寶寶的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專家點評:
幾乎每個寶寶都是熱愛音樂的,。隨著音樂搖擺或者安靜聆聽樂聲,,不僅能培養(yǎng)寶寶的音樂素養(yǎng),還是激發(fā)寶寶思維能力發(fā)展的時刻,。
聲音是一種線索,,幫助寶寶想起不同的物體、對話以及完整的故事,。爸爸媽媽要善于利用不同聲音來“串聯(lián)”起寶寶的記憶,,既體會到音樂在生活中的作用也幫助寶寶整理思路,是形成邏輯思維的開始。單個的樂音構(gòu)成一首曲子的“材料”,,宛如單音構(gòu)成詞匯,。寶寶學(xué)習(xí)語言需要不斷地練習(xí),學(xué)習(xí)樂音亦然,。爸媽有意地測試并挑戰(zhàn)寶寶的聽音與辨音能力,,是訓(xùn)練寶寶聽力技能的好方法。研究表明,,寶寶更容易在富有社交性的條件下學(xué)習(xí),。因此爸爸媽媽可以考慮將音樂變成寶寶的一種社交活動,讓他通過簡單的音樂技能,,積極地與別人一起分享和交流音樂體驗,。
寶寶這個小不點兒,一聽到音樂響起來,就跟著手舞足蹈,開心得不得了,。
來吧,聰明的媽媽們,趁著寶寶對音樂熱乎的時候,順便培養(yǎng)寶寶對音樂的感悟和表達力吧!
小菲兒今年剛滿3歲,,可是,她聽音樂的資歷那可是有段時間了,。從在媽媽肚子里開始,,媽媽總是在聽音樂時,輕聲地朗讀情景相似的散文或童話故事,,這樣一來,,小菲兒出生后,對音樂特別敏感,,聽到音樂響起時,就會搖頭晃腦地跳起舞來,。媽媽平時也非常注重培養(yǎng)小菲兒對音樂的感悟,就像欣賞一幅畫一樣去欣賞音樂,。
小菲兒聽歌時,,有一次竟然嗚嗚嗚地哭起來,原來是聽到《泥娃娃》沒有爸爸媽媽,,太可憐了,,還到自己的小衣柜里翻出漂亮的小裙子,說要送給泥娃娃,。媽媽一下子被逗樂了,,原來,平時媽媽就很注重培養(yǎng)小菲兒對音樂的想象,,每次聽一首新歌前,,媽媽就編一個故事情景,一邊說一邊聽歌,,在小非兒頭腦里,,除了美妙的歌聲還有畫面留了下來,。小菲兒上幼兒園后,媽媽便鼓勵小菲兒說出她腦海里閃現(xiàn)的感覺,,在上臺表演時,,感情也特別豐富,那也是得益她對音樂的形象思維,,能很好把握住其中的感情,。
音樂形象思維好處多多:
理解力
幼兒只有在聽覺上感知音樂的音響效果,并進行一定的形象思維時,,才能感受和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時,音樂藝術(shù)也才能發(fā)揮它對人們的感染教育作用,。
想象力
培養(yǎng)寶寶的想象力對他日后的思維能力大有好處,。音樂正是一種最具有想象概念的形式,同樣一首曲子,,不同的人可能會感受到不一樣的東西,,而盡早地培養(yǎng)寶寶擁有這種想象力,會讓寶寶得到無數(shù)翅膀一般,,飛得更高更遠,。
感悟力
音樂是一種情感的宣泄。色彩的堆積,,生動的故事,,把音樂形象思維化,能讓寶寶從音樂旋律里領(lǐng)悟到音樂賦與的情緒情感,。此外,,把抽象的音樂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對培養(yǎng)寶寶的語言組織能力也大有好處,。
鑒賞力
也許并非每個寶寶都具有音樂天賦,,但是,對音樂的鑒賞力卻是可以培養(yǎng)出來的,,為寶寶將來成為一個有音樂品位的人做準備,,而不是簡單地停留在對音樂表面的欣賞水平:更專業(yè),更精準,,也讓寶寶的音樂世界更豐富,。
6個月~1歲 寶寶
半歲左右的寶寶已經(jīng)擁有自己喜歡的音樂了,,這就是為什么在寶寶哭的時候,,只要一放上某首曲子,哭聲就自動停止,,繼而合著音樂節(jié)拍揮動著小小的雙手,,寶寶雖然不能清楚地表達,嘴里還是咿咿呀呀地合著歌聲。這個時期正是培養(yǎng)寶寶對音樂興趣的好時機,。
如何打造寶寶音樂形象思維?
1 寶寶不能表達他的思想,,但這不代表他沒有思想。媽媽對他的訓(xùn)練越早越好,,像念兒歌一樣,,把歌詞念給他聽。在固定時間放音樂,,讓他擁有音樂時間段,。
2 選擇旋律輕快,簡單好聽的兒歌為宜,。
3 遇到歌曲里出現(xiàn)動物名稱,,雨、花朵,、藍天,、白云等詞語時,盡量把實物指給他,,抱著他唱,,一邊感覺實物。這樣寶寶會將歌與實景留在記憶中,,這個時期,,媽媽唱得多,說得多,,寶寶則負責傾聽,。
1歲~2歲半 寶寶
寶寶已經(jīng)在牙牙學(xué)語了,他不僅能能夠跟隨音樂舞動,,還能偶爾哼唱出一兩個詞,,也可能僅僅是單字,那對他也意義非凡,,這是他真正參與到音樂中的一個新的起點,。
如何提高寶寶的音樂形象思維?
1 給寶寶看配有音樂動畫的碟片, 可以從音樂里分出色彩,,綠色的草地,,藍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這都是為了讓音樂一步步變得具體化而做的準備,。
2 給寶寶講音樂故事,媽媽在親子時間時,,有意識地和寶寶比劃,,有握手的情節(jié)就握手,,有點頭的情節(jié)就點點頭,讓寶寶在音樂里體會玩耍的樂趣,。
情景示范:
小歡歡最喜歡聽的一首歌是《母鴨帶小鴨》,,于是,媽媽在小歡歡洗澡時,,特意放了幾只玩具小鴨在澡盆里,,并且告訴她,小鴨子最愛玩水啦,。還拿著玩具鴨在澡盆做游泳的動作,。周末時,帶上歡歡上公園看鴨子,。小歡歡興奮地跟媽媽說,,小鴨子愛在河里游泳,我們家的盆子太小了,。她繼續(xù)說,,小鴨子還喜歡很多伙伴,喜歡和媽媽一起,。我也喜歡跟媽媽在一起,。
(實習(xí)編輯:吳日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