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別只注重給寶寶灌輸大量的知識,,而忽略了早期思維力的培養(yǎng),。在現(xiàn)代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知識可以從不同的渠道得到,,而寶寶的思維方法卻要靠你的啟蒙教育,、長期的訓練以及以后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而獲得。
Q:什么是思維和思維力?
A:思維是通常說的“思考”,、“想一想”,、“動動腦筋”,是人的大腦對客觀事物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映,它是認識的高級形式,。思維力是一個人進行思維的能力,。思維力的高低,反映一個人的智力活動水平高低,,它包括分析,、綜合、推理,、演繹,、判斷及抽象等能力。
思維力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思維是復雜的心理活動,,在嬰幼兒心理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得比較晚,,是在感覺、知覺,、記憶等心理過程的基礎上形成的,,與語言發(fā)生的時間相同。
小嬰兒基本上沒有思維,,只有對事物的感知,、對事物之間聯(lián)系的最初認識。一般認為嬰兒在9~12個月產(chǎn)生思維的萌芽,,有的寶寶可能更早一些,。真正的思維發(fā)生的時間大約是在寶寶2歲左右,2歲以前是思維發(fā)生的準備時期,,3~6,、7歲是思維開始發(fā)展的時期。
學齡前兒童的思維發(fā)展順序
0~3歲在動作中思維——直觀動作思維占主導地位
這個階段的寶寶是以直觀的,、行動的方式來進行思維,,是在對事物直接感知以及實際行動中進行的。寶寶只考慮自己動作所接觸的事物,,依靠動作來進行思考,,而不能在動作之外進行,更不能計劃自己的動作以及預見動作的后果,,一旦動作停止,,思維活動也就結(jié)束。例如,,寶寶看見玩具汽車,,就玩坐汽車的游戲,如果看不見玩具汽車,,寶寶就想不起要玩坐汽車的游戲。2~3歲的寶寶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
當寶寶會說話后,,語言和外界的具體形象存儲在大腦里,,寶寶憑借這些獲得初步的具體形象思維。
4歲開始由直觀動作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
具體形象思維是依靠事物的具體形象的聯(lián)想進行的,。4歲左右的寶寶已經(jīng)能夠擺脫具體行動,,運用已經(jīng)知道的、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來思考問題。比如,,他不需要看到玩具汽車才想到要玩坐汽車的游戲,。
5~6歲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開始出現(xiàn)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
寶寶6歲以后才有真正意義上的抽象邏輯思維,,從理解事物的個體發(fā)展到對事物關系的理解,,從依靠具體形象的理解過渡到主要依靠語言來理解。抽象邏輯思維是反映事物的本質(zhì)屬性和規(guī)律性聯(lián)系的思維,,這是人類特有的高度發(fā)達的思維,,是高級思維方式。6歲以前的寶寶還沒有這種思維,。
Q:寶寶的思維特點是怎樣的?
A:寶寶的思維特點有7個:
動作性 思維只在動作中進行,。
固定性 思維缺乏靈活性,認死理,。
簡易性 寶寶在思考問題時做不到綜合思考,,只是簡單憑以往的經(jīng)驗來套用,因此思維片面,、表面,,只考慮眼前的事物關系,抓不住事物的本質(zhì),。
擬人性 寶寶往往把動物和一些物體當作人,,把自己的行動經(jīng)驗和思想感情加在它們身上,與它們進行交談,。比如寶寶看見毛絨小狗從桌上掉下來,,會說“小狗摔疼了,它會哭的”,,還有給布娃娃喂飯,、喝水等。這都是擬人性思維的表現(xiàn),。
形象性 寶寶依靠事物在頭腦中的形象來思維,。興趣性對感興趣的事進行思維時,,往往是思維最活躍的時候。
具體性 能夠掌握代表具體東西的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概念,。比如:認識蘋果、玩具熊,,而無法理解諸如時間之類的概念,。
當然,不是所有的寶寶在各種場合下都具備以上的特點,,寶寶的思維發(fā)展水平因所處的各種條件不同而有差異,。
(實習編輯: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