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的2歲孩子”這種說法不僅很過分,而且也不公平,。盡管2歲的孩子確實具有挑戰(zhàn)性(3歲的孩子也一樣),,但同時他們又棒極了。孩子在能力方面的最大變化發(fā)生在語言領域。初學走路的孩子已經具有相當好的語言理解能力——他聽得懂你說的大部分內容,。同時,,2歲大的孩子還能更好地讓自己為別人所理解。語言表達能力在這時蓬勃發(fā)展了起來,。這種雙向的語言交流使得對孩子的管教變得容易了起來,。對語言的掌握讓2歲的孩子能夠利用大人的幫助給他帶來好處,并且有助于他感到“長大了”,。當然,,這個階段仍然存在著讓孩子感到挫敗的時候,有時你的2歲孩子會十分費勁地想要別人明白他的意思,,有時他會發(fā)現(xiàn)他沒辦法讓周圍的世界來滿足自己的全部愿望,。
整個家庭相協(xié)調。2歲大的孩子開始具備了在家庭內部保持力量平衡的意識,。這個小家伙開始對各種各樣的限制有了判斷,,能夠弄清楚自己與爸爸、媽媽,、哥哥和姐姐以及熟悉的照料者之間應該分別保持什么程度的關系。他對家庭環(huán)境有了更多的發(fā)言權和支配權,,已經能夠在家里引起一些事情的發(fā)生,。他已經探索過房間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縫隙,,而且獨自一人去研究過家里的每一個房間,。他把自己看作是這塊領地的主宰,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擁有這里的一切,。對于哥哥,、姐姐,他會變得專橫傲慢,,會說:“我的媽咪”(意思是媽咪不是你們的),。前兩天,當2歲半的勞琳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男孩子剛剛送給海登的那些插花時,,她馬上就一把抓了過去,。她認為這些花理所當然是送給她的,脫口說道:“喲,,布蘭登,,這是給我的嗎?”
事先提醒。2歲大的孩子難以很好地進行行為的轉變,。他們的心思全部都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而很難去適應別人的時間安排。比如到了3點鐘,你的女兒該和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說再見了,,但她是不會情愿離開的,。對于成長過程中這種很正常的全神貫注的特點,你應該加以尊重,,在帶她離開之前應該事先就提醒她,。
固定的思維定式。固定的方式和重復的程序使2歲和3歲的孩子能夠茁壯地成長,。在這個階段,,驅使他們形成條理性的動因也使他們排斥各種變化,而那些變化在大人的眼里看來是根本就微不足道的,。如果你能夠進入一個成長中的孩子的內心世界,,去了解孩子的心靈是如何運作,你就能夠理解這種與成長相伴隨的思維方式,。嬰幼兒時期,,孩子們在頭腦中存儲了數以千計的聯(lián)想模式,這些聯(lián)想模式幫助孩子去理解這個世界,,但有些孩子會用抗拒的態(tài)度去對待聯(lián)想模式的任何變化,。具體來說,當馬修3歲的時候,,三明治中的果凍是放在花生醬上面的,,他對此已經習慣了,這種模式已經固定在了他的頭腦中,。如果我們忘了先涂花生醬而先涂上了果凍,,他就會難過得心都快碎了。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并不意味著他就是頑固不化或者不懂道理,,只是新的方式不符合他的愿望,。
家里要講究秩序。2歲和3歲大的孩子在一個有秩序的環(huán)境中往往會有比較好的行為表現(xiàn),,盡管這一點一般并不能很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雜亂無章的環(huán)境會導致無序的行為。幼兒正在發(fā)育成長的神經系統(tǒng)在搜尋著系統(tǒng)性和條理性,。把衣服和玩具亂丟亂放會致使孩子狂躁地亂扔東西,。你可以試一試用玩具架來放玩具,而不要采用玩具箱,。高度比較矮的玩具架,,每一格差不多一平方英尺大小,一格中放上一兩件孩子心愛的玩具,,要比把玩具全部都堆在一個大箱子里好得多,,讓孩子可以很方便地挑選玩具去玩耍,。太多的玩具堆放在一起會讓孩子感到困惑,給了他這樣的信息:細心地整理東西根本是沒有必要的,。輪換著玩各種不同的玩具能讓孩子一直保持濃厚的興趣,。
孩子開始社會生活。在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任務是學習各種社會技能,,學會與別人一起玩耍,學會對別人的需要和情感產生敏感,。作為孩子的管教者,,你的任務是為孩子社會技能的成熟提供條件,具體來說,,這項任務包括為孩子挑選合適的玩伴,、調解孩子們的爭吵,如果有必要的話,,還包括為孩子選擇托兒所和幼兒園,。孩子們開始不再把你作為主要的玩伴,也不再獨自玩耍,,而是開始去找別的孩子來作為玩伴,,這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你的孩子在與別的孩子的交往中學會了讓自己成長起來的各種技能,。不好的一面是他可能學會了你不希望他學到的那些行為。這就是為什么作為2歲和3歲孩子的管教者,,你的主要任務是為孩子的社會生活建立結構,使之有助于孩子的成長,。
開始講究禮貌,。2歲和3歲大的孩子已經能夠學習禮節(jié)了。你要清楚地知道這一點,,這有助于你了解這個階段的孩子在智力上和情感上能多大程度地遵循各種社會禮儀,。只有以走進別人的內心世界、理解和體諒別人的觀點為基礎,,孩子們才能真正地懂得不自私,、有禮貌。在5歲之前,,孩子們不會突然地一下子就懂得這一點,。而且5歲以下的孩子思考的往往是特定的事情,還不具備普遍性的思維,。你可以教孩子在奶奶給她一塊餅干時對奶奶說“謝謝”,。但她很可能只有在奶奶給她餅干時不需要你的提醒就對奶奶說“謝謝”,而在你給了她餅干時她根本不會向你道謝。到了差不多5歲時,,孩子才會發(fā)展起將“謝謝你”普遍化的能力,,她會發(fā)現(xiàn)無論在什么時候別人給了她什么東西,“謝謝你”都是一個十分恰當的回應,。盡管如此,,在孩子成長著的頭腦中確立起講禮貌的習慣還是很有益處的,即使孩子講禮貌主要是為了得到父母的贊揚,、并且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講禮貌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存儲在了孩子的頭腦中,那么各種禮節(jié)的含義就能夠相當容易地在孩子頭腦中占有一席之地,。
孩子們是通過你對待他們的有禮貌的態(tài)度來學習講禮貌的,。在2歲半時,勞琳已經學會了如果她在提出要求時加上一個“請”字,,那么“請”字會給她帶來非常親切的,、并且常常是積極的回應。2歲大的孩子很快就能認識到社交中的魅力會為他們帶來更有價值的生活,。你應該要求孩子對大人和其他孩子講禮貌,,并且要為他作出講禮貌的榜樣,但是在你的頭腦中應該始終記?。?歲大的孩子與別人合作的能力是相當有限的,。
“我自己來做這件事。”確實,,只要有個朋友稍加幫助,,你的孩子就能夠自己去完成一件事情。在2~3歲之間,,這種獨立性會完全地展現(xiàn)出來,,這種表現(xiàn)是正常的,你應該充分利用這個大好時機去培養(yǎng),、促進孩子的責任感和自立意識,。如果時間允許你等待,你就應該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去自己穿上鞋子,。這樣,,當你的時間很緊張時,你就可以毫無愧疚,、實事求是地對孩子說:“這次你可不能自己做,,媽媽要趕時間。”
(實習編輯:伍時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