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腦功能,,流傳著很多顯而易見的謠言,,這些謠言甚至影響了人們對孩子的教育,。在華東師范大學日前主辦的第三屆國際兒童教育與發(fā)展論壇上,,來自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的著名學者維多利亞·J·莫爾菲斯教授,建議家長關注孩子在出生后對于語言的反應能力,,因為最新的腦功能研究發(fā)現(xiàn),,新生兒的反應能力預示著他們3歲時的口語能力和讀書以后的閱讀能力。
“大腦有90%未開發(fā)”說法有誤
許多關于“如何開發(fā)大腦”的知識,,其實是毫無根據(jù)的誤解,。例如“人類的大腦僅僅開發(fā)了10%”。“以現(xiàn)有的研究結果,,根本沒有支持這一結論的證據(jù),。”莫爾菲斯教授根據(jù)學術界以及她對大腦功能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大腦活動都是大腦中的各個區(qū)域協(xié)同作用的結果,。
莫爾菲斯研究發(fā)現(xiàn),,僅僅是在聽到“ba”這樣一個簡單的音節(jié)時,人的大腦也是左右腦的大部分區(qū)域同時開始活動,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大腦部位產生了變化,。這說明,,即便是最簡單的思考也會牽涉到大腦的大部分,因此所謂的大腦有90%尚未開發(fā)是一個錯誤的說法,。
而另一大關于腦功能的誤解是:“人們總是認為,,有些人是左腦型,有些人是右腦型,,這兩種人的腦加工過程是不一樣的”,。莫爾菲斯說:“人與人之間確實有差異,但這些差異并不是由于人們僅僅使用某一個腦半球來處理和加工信息,。”
她說有些文章甚至言之鑿鑿地舉出各種例子,,證明使用左腦的人喜歡經典音樂,擅長數(shù)學,,喜愛閱讀,愛狗,,做事有計劃,,幾乎從不喪失理智,邏輯性更強,;而使用右腦的人擅長藝術,,隨機行事,偶爾喪失理智,,更擅長發(fā)散性思維,。“這是毫無根據(jù)的。”莫爾菲斯說,,“從我們對大腦的研究來看,,所有人的大腦在任何時候都是左右兩半球同時起作用。”
“至于早教中流傳的聽莫扎特可以使孩子更聰明的說法,,同樣是關于腦功能的誤會,。”
干預閱讀障礙從咿呀學語開始
莫爾菲斯稱,現(xiàn)在很多家長很在意孩子的閱讀能力,,甚至在孩子讀書或者認字時惱火地說:“多用用你的腦子,!”但是從腦功能的研究上可以看出,在閱讀中有障礙的孩子,,并非他們不用腦子,,相反他們在面對文字時,大腦活動比閱讀正常的孩子要更活躍,,花費的時間更長,。莫爾菲斯說:“從腦功能的研究結果來看,要干預孩子的閱讀障礙,必須從孩子咿呀學語時開始,。”
莫爾菲斯對400名新生兒和美國一個學區(qū)的孩子進行跟蹤調查的結果顯示,,孩子出生時對口語的反應能力直接預示著未來的閱讀能力。
調查發(fā)現(xiàn),,有一些新生兒分辨語音比正常的孩子至少慢三分之一,。這些新生兒在3歲時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比正常的孩子差,而在8歲時,,他們的閱讀能力要低于同齡兒童的平均水平,。
莫爾菲斯介紹說,兒童的閱讀其實包含語言的推理,、解碼,、加工等復雜過程。那些閱讀能力差的兒童在看到文字后,,大腦花費了更多的努力,,嘗試了多種策略,每個音節(jié)加工的時間要比正常孩子多二分之一秒,;而口語能力強和閱讀能力強的兒童的腦電波活動卻是活躍度更弱,、時間更短,他們看到文字后,,大腦沒有很多努力就有了反應,。
莫爾菲斯說:“直到今天,都沒有有效干預手段可以幫助那些有閱讀能力障礙的孩子達到正常水平,,他們和正常孩子之間永遠都有時間差,。最新的研究結果傳遞著一個信息——大腦對學習機會是非常敏感的,特別是早期,,不管是學術界還是父母,,都應該關注孩子在幼兒時期對語言的反應能力。”
(責任編輯:何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