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的育兒困惑
可愛的女兒們總是鬧麻煩
小張兩口生有一對雙胞胎女兒,今年5歲。兩個小姑娘長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人見人愛,。別看是姑娘,倆人卻特別愛探索,,每天一睜眼兒,,就開始動動這兒,摸摸那兒,,沒有一刻清閑的時候,。家里的東西沒少讓小姐兒倆給弄“癱瘓”。
小張?zhí)貏e喜歡金魚,,自己就養(yǎng)了幾條,。別看只有幾條,可都是名貴品種,,有一條“蝶尾”還是托朋友從外地帶回來的,。小張知道女兒們對金魚很感興趣,但怕她們傷到金魚,,天天提醒她們“只許看,,不許動”。這天小張下班回到家,,照例去看看金魚,。不看不要緊,一看打寒噤:幾條金魚都好象喝醉了似的,,歪歪斜斜地躺在魚缸底部,。更可憐那條“蝶尾”,尾巴沒了,,光禿禿地趴在那兒,。魚缸周圍則散落著金魚們的尾巴和鰭。原來,,姐兒倆趁爹媽不在家,,進(jìn)行了一場試驗:兩人想弄明白金魚是怎么游泳的。兩人記得幼兒園老師講過金魚是用鰭和尾巴游動的,,兩人想試驗一下究竟是哪個鰭在起作用,,沒有尾巴能不能游泳。結(jié)果是:有的金魚左邊的鰭沒了,,有的右鰭沒了,有的上鰭沒了,,有的尾巴沒了,,有的鰭和尾巴全沒了,。“我的金魚啊,!”小張欲哭無淚,。
專家來解析
孩子的探索就是學(xué)習(xí)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孩子逐漸走出母親的懷抱,,把玩觸手可及的任何物體,不知疲倦地進(jìn)行著探究,。在這個過程當(dāng)中,,兒童獲得了對于外界的最直接經(jīng)驗,認(rèn)識到客觀世界的一些基本屬性,。作為父母,,應(yīng)該盡可能多地為兒童提供探索的機(jī)會,讓他們與外界進(jìn)行親密接觸,,讓這些天生的“樂學(xué)者”延展探究的“領(lǐng)地”,。這對于促進(jìn)兒童的智力發(fā)展,養(yǎng)成良好的探索習(xí)慣很有好處呢,。
這些探索是否讓你感到麻煩
孩子們的好奇可能會給父母們帶來麻煩感,,父母們經(jīng)常要面監(jiān)小孩子各種問題的“考驗”。比如,,“太陽和月亮?xí)布軉幔?rdquo;“星星有媽媽嗎,?”“我從哪兒來?”等等,。同時,,這些孩子有一股“不屈不撓”的探索精神,愈是不讓動的,,他偏要去動,。比如,他極有可能在剛裝修好的房子里畫一幅爸媽的“肖像”畫,;也可能會趁大人不注意的時候用手指頭捅捅電插板感受一下,,等等。遇到這種情況,,許多父母都對孩子提出了“約法三章”:不準(zhǔn)動,、不能摸、不要拿,。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探索精神。
實例解析
小張的兩個女兒對他最心愛的金魚下了“毒手”,夫妻倆并沒有對兩個女兒進(jìn)行嚴(yán)厲的斥責(zé)與懲罰,。如果你的家庭中發(fā)生同樣的情況,,應(yīng)該怎么做呢?
該探索的
兒童的好奇是他們的自然本性,,出于好奇而導(dǎo)致物品的“探索性”損壞不帶有任何故意的色彩,。父母要善于觀察,把握孩子的興趣領(lǐng)域,,給他們提供探索的機(jī)會,,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比如,,小張的兩個女兒喜歡擺弄東西,,可以給她們買些方便拆裝的玩具。
不該探索的
對一些貴重而孩子又可能摸到的物品,,家長可將其放到孩子們夠不到的地方,。還有,如果有些物品不適于孩子擺弄,,可考慮嘗試一些替代途徑,。譬如,父母不能忍受孩子在剛裝修好的房子墻壁上畫畫,,可以事先在墻壁上掛上畫板,,對孩子說明,若想畫畫,,就到畫板上去畫,。對于心愛的金魚,小張的態(tài)度是“只許看,,不許動”,,而且天天提醒他們,并沒有嚴(yán)厲管制,。
已遭破壞的
如果孩子確實把物品毀壞了,,父母千萬不可暴跳如雷,因為孩子通常不會故意破壞物品,。反而這可能就是兒童的興趣之所在,,如果提供必備的材料和條件,兒童由此就可能取得成功,。小張夫妻倆后來去書店買了些有關(guān)金魚的科普圖畫書,,小姐倆兒見了書,別提多開心了!說不定她倆將來能成為生物學(xué)方面的專家呢!
來源:《健康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