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育家洛克說:“事實上,一切教育都歸結為養(yǎng)成兒童的良好習慣,,往往自己的幸福都歸于自己的習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我將讓小朋友養(yǎng)成好習慣。我想‘教育’這個詞,,往精深方面說,,一些專家可以寫成巨大的著作??墒?,就粗淺方面說,‘養(yǎng)成好習慣’一句話,,也就說明了它的含義,。”
目前我國的獨生子女多,存在的問題也多
第一,,“小霸王”:約占65%的孩子在家里特別霸道,,父母千方百計地滿足孩子的各種愿望和要求,結果使其逐漸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為所欲為,,任性、自私,、貪婪和霸道,,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只想自己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玩得好,,卻較少顧及甚至不顧及他人利益,。
第二,“小懶蟲”:不少孩子在家里不干活,,十分懶惰,。據(jù)調查,孩子平均每天在家干活的時間,,每個國家不相同,,美國孩子為1.2小時,韓國0.7小時;英國0.6小時;法國0.5小時;日本0.4小時;而中國孩子僅為0.2小時,,即12分鐘!早晨起床伸一只胳膊,,等著媽媽給穿衣服,另一只袖子等著爸爸給穿,,一件衣服倆人給穿,,這叫“一主二仆”,。
第三,“小饞貓”:不少孩子特別饞,,電視廣告一播放什么好吃的就非得吃到嘴里不可,,有62.7%的孩子“經(jīng)常吃零食”。這樣對身體并不好,。孩子不應吃帶添加劑的零食,,應吃最基本的,,如糧食,、蔬菜、水果,、魚,、肉、蛋,、奶,。孩子的飲食應是:“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加點肉”,。
第四,,“小犟牛”:不少孩子一犯起牛脾氣來,十匹馬都拉不動,。一不高興就敢把飯碗摔到地上,。一句話,是從小慣的,。如果家長對孩子嚴厲些,,孩子就不敢這樣了。家長退一步,,孩子就進一步,,在原則問題上家長一定不要妥協(xié)。
第五,,“小依賴”:獨生子女依賴性很強,。遇到困難,不是想著自己如何解決,,首先想到的是依靠父母解決,。
第六,“小散漫”:不少孩子行為散漫,,無組織無紀律,,上課隨便說話,玩東西,,做小動作,。
第七,,“小野蠻”:有些孩子行為野蠻,打架罵人;破壞公物,,亂扔雜物,。
第八,“小磨蹭”:不少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穿衣服磨蹭,,寫字磨蹭,磨得家長直起急,,家長連喊帶叫,,“快點!”可孩子還是慢條斯理,一點不著急,。
第九,,“小馬虎”:不少孩子做事馬馬虎虎,能湊合就湊合,,明明是“+”號抄成“×”,,明明是“b”寫成“p”。
第十,,“小攀比”:比花錢,、比名牌,盲目攀比,。
所有這些問題,,歸結起來,都是個習慣問題,,可見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認為對家庭教育來說,最重要的是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的關鍵的是習慣培養(yǎng),。
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成才會起到促進作用,。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孩子的成績與他們的學習習慣水平是成正比的,凡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學習習慣好的孩子;凡是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往往學習習慣都不好。
培養(yǎng)良好習慣還不只是為了成才,,更重要的是為了孩子成人,,在一定意義上說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孩子養(yǎng)成不良習慣貽害無窮,,壞習慣就像病魔纏身一樣,,使你成為它的奴隸,。
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會使孩子受益終身
培根說:“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北京某外資企業(yè)招工,薪酬豐厚,,要求嚴格,。一些高學歷的年輕人過五關斬六將,進入了最后一關的總經(jīng)理面試,。這時,,總經(jīng)理說:“我有點急事,你們等我?guī)追昼姟?rdquo;總經(jīng)理走后,,躊躇滿志的年輕人們圍坐在老板的大辦公桌,,你翻看文件,,我看來信,,沒一人閑著。幾分鐘后,,總經(jīng)理回來了,,宣布說:“面試已經(jīng)結束,很遺憾,,你們都沒有被錄取,。”幾位年輕人大感驚訝:“面試還沒開始呢!”總經(jīng)理說:“我不在期間,你們的表現(xiàn)就是面試,。本公司不能錄取隨便翻閱領導文件的人,。”年輕人全傻了。因為從小到大,,沒有人告訴他們這一常識,,更談不上習慣養(yǎng)成。相反,,有個事例,,一個年輕人去報考外企,主考官認為他知識上有些欠缺,,告訴他另謀出路,。這個年輕人臨走時,一按椅子,,被椅子上露出的釘子尖扎破了手,。他并沒有說什么不好聽的話,而是順手用主考官桌上的鎮(zhèn)尺把釘子敲回去,,然后禮貌地走了,。走不多遠,,主考官派人把他找回來說你被錄取了。錄取的原因是他有好習慣,,有“眼力”,。
美國福特公司名揚天下,不僅使美國汽車產(chǎn)業(yè)在世界獨占鰲頭,,而且改變了整個美國的國民經(jīng)濟狀況,,誰又能想到該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福特當初進入公司的“敲門磚”竟是“撿廢紙”這個簡單的習慣呢?那時福特剛大學畢業(yè),到一家汽車公司應聘,,一同應聘的其他幾個人學歷都比他高,,福特感到希望渺茫。當他敲門走進董事長辦公室時,,發(fā)現(xiàn)門口地上有一張紙,,他很自然地彎腰把它撿了起來,看了看,,原來是一張廢紙,,就順手把它扔進了垃圾簍。董事長對這一切都看在眼里,。福特剛說了一句話:“我是來應聘的福特,。”董事長就發(fā)出了邀請:“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經(jīng)被我們錄用了。”這個讓福特感到驚異的決定,,實際上源于他那個不經(jīng)意的動作,。福特應聘業(yè)務員的成功,看上去很偶然,,但實際上卻是必然的,,他那下意識的動作是他良好習慣的體現(xiàn),正是這種良好習慣成就了他的事業(yè),。
這幾個事例說明習慣不同,,人的機遇就不同。養(yǎng)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養(yǎng)更高,,行為更規(guī)范,,成為一個有教養(yǎng)的文明人,它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作為父母,,培養(yǎng)孩子良好行為習慣,就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是留給孩子最大的財富!
現(xiàn)在有些人文化程度與文明程度嚴重失衡,,有知識沒教養(yǎng),,有“文化”沒修養(yǎng),有學歷沒信仰?,F(xiàn)在的孩子,,十多年后將要走入社會,他們的行為習慣直接關系千家萬戶,,關系到我們的社會風氣,。總之,,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對孩子,、對家庭、對社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家長必須重視孩子習慣的培養(yǎng),。
(責任編輯:楊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