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餐廳吃飯,,鄰桌是個三口之家,,父母帶了一個大約3歲左右的孩子。他們剛一入座,,就聽到孩子著急地說著:我的餐具呢?我的餐具呢?父母忙著點菜,,沒人在意孩子的話。
過了一會兒,,孩子又把自己卷到餐廳的落地窗簾里不斷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
如果你是一個媽媽,這樣的場景你一定也經(jīng)歷過,。只是你可能跟這對父母一樣,,不會敏感地感到這些現(xiàn)象并不是偶然出現(xiàn),也不是只有你的孩子才有的表現(xiàn),,而是所有孩子都會經(jīng)歷的階段,。比如,上面這個孩子一上來就急著要餐具,。他要餐具并不是為了吃飯,,而是為了使環(huán)境有個完整的感覺——他正處在秩序的敏感期。他想和大人一樣,,有一副自己的餐具;在窗簾里不斷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表明他還處在空間敏感期,。
什么是敏感期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某些時間范圍內(nèi),他會只對環(huán)境中的某一項特質(zhì)專心,而拒絕接受其他特征的事物;他還會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對某種行為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不厭其煩地重復(fù),,直到突然爆發(fā)出來某種新的動機為止……
在孩子生命的前6年,是由許多的敏感期組成的,。在此,,我們逐一梳理一下3~6歲的學(xué)齡前孩子,每一年會有哪些典型敏感期,。
3~6歲,,每年你應(yīng)該了解的敏感期
3~4歲的敏感期
執(zhí)拗秩序敏感期
3歲多到4歲孩子的父母在一起交流、大倒‘苦水“的時候,,最后常常會形成一個讓他們一致頭疼的問題:孩子特任性!特不講理!什么事情都要按照他們的意愿去做,,如果得不到滿足,他們就大哭大鬧,、不依不饒,,常常是只有按著他自己的意愿重新再來一次時,他們才會罷休,。這時的孩子,,好像總是完全沒有理由的胡鬧,對成人的所有干涉都表現(xiàn)出極大的抗拒和不滿,,讓我們經(jīng)常感到簡直不可理喻,。
這時,如果你不了解孩子的話,,一場“戰(zhàn)爭”就在所難免了,。實際上,這是孩子處在“執(zhí)拗的敏感期”,。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敏感期呢?這時的孩子是在使用他的自我意識,,也就是說,孩子這時是想完全按著自己的意愿來支配他們的生活和周圍所有的人和事,。這個時候的孩子,自然會表現(xiàn)出非常的自我,,什么事情都要按著他的意愿來做,,借以來證明自己使用自我的力量。而使用自我就成了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一個事情,,其他的事情就無暇顧及了,。
詛咒的敏感期
“臭屁股蛋”、“屎巴巴”,、“打死你”,、“把你踢死去”,這些聽上去既不文明又有些可怕的言辭,總是出自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嘴里,。
一天我剛走進幼兒園辦公室,,一個小朋友就笑著對我說:“臭屁股老師回來了!”他正在用詛咒的語言向我問候。我笑著說:“是香老師!”,,他也笑了,。因為孩子在這時發(fā)現(xiàn)語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現(xiàn)力量的話語就是詛咒,,而且成人反應(yīng)越強烈,,孩子就越喜歡說。
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從對完整性的審美發(fā)展到對事物完美的追求,,這個發(fā)展的過程使孩子在審美上有了更大的范圍,。執(zhí)拗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總是手拉著手一起走來。三到四歲,,這是一個在成人眼里不可理喻的年齡,。幼兒園的一個小朋友在園長懷里摔倒了,但是誰抱他都不肯起來,,他會一直哭著,,到樓上找到平時經(jīng)常帶他的老師,再把老師帶到他剛才摔倒的地方,,重新摔倒一次,,讓這位老師把他抱起來。這時,,他的哭聲才會停住,。對此你能理解嗎?其實,孩子在這個時候所表現(xiàn)出的,,正是強烈的使用自我的意識,。
壘高(空間)敏感期
喜歡把物體壘高,然后推倒,,再重壘,。就是在這樣不斷的重復(fù)中,孩子建立了三維空間感,。
色彩敏感期
開始對色彩產(chǎn)生感覺和認識,,開始在生活中不斷尋找不同的色彩。人類認知的發(fā)展正是從感覺訓(xùn)練開始的,。
語言敏感期
孩子大約在3歲半左右,,開始對句子表達的意思感興趣,表現(xiàn)在重復(fù)或模仿他人的話,。這時,,他們總是把大人說的話一遍又一遍地使用在恰當(dāng)?shù)恼Z境中,。一次,一個孩子對我說:“老師,,等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出來玩了,”我回答說是,,然后問他:“你知道什么叫春暖花開嗎?”孩子說:“就是天氣暖和的時候,,因為媽媽說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就可以吃冰淇淋了 ”,。這就是孩子語言的發(fā)展 ,。